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八版>>

“陶琉名都”做实“文化+”文章带活区域经济发展“一盘棋”

2019-04-16 09:13:12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 闫盛霆 仇慧清

老旧瓷窑车间变身创意休闲餐厅,琉璃烧制工厂成为热门旅游景点,陶瓷博物馆、琉璃文创园等向公众免费开放……依托现代化发展手段,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用活“文化+”思维,融合创意产业、旅游、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带活区域发展“一盘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淄川区位于山东省中部,自西汉建县,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中,陶琉文化最具代表性。在当前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背景下,淄川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竟争力,迎来陶琉新发展。

不断创新提升品牌影响力

从公元前2500多年的寨里镇北沈龙山文化遗址的蛋壳黑陶,到南北朝时期的寨里窑青瓷,再到被誉为中国北方民窑艺术明珠的以磁村窑为代表的唐宋金元瓷器,它们无不以靓丽灿烂的身姿、博大精深的内涵展示着昔日淄川的辉煌。寨里窑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北方最早的青瓷产地之一,该窑烧造的青瓷莲花尊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淄川区依托自身资源优势,采取本土培养与引进大师相结合、文化传承与时尚元素相结合、传统技艺与科技研发相结合、打造专业化平台与建设网络渠道相结合等方式,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一是成为鲁青瓷的重要生产基地。鲁青瓷是中国顶级文化瓷种之一、位列世界4大青瓷行列,目前淄川已培育出泰山、鲁青等知名青瓷品牌;二是制作工艺被定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淄博陶瓷烧制技艺”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琉璃艺术制品远销美、英、法、意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淄川区拥有山东产量最大的手工琉璃艺术制品生产企业。

创意支撑培育产业新动能

漫步在位于淄川区昆仑镇核心区的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区内,陈旧红砖的老厂房、锈迹斑斑的老旧设备、不知年月的碎瓷片……60多年前的历史痕迹依稀可见。

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区的前身是建于1954年的原国有重点陶瓷企业淄博瓷厂。该厂曾是全国陶瓷界令人瞩目的焦点。1982年,该厂生产的鲁青瓷刻瓷文具荣获德国慕尼黑第34届手工艺品博览会金奖。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陶瓷艺术品在世界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鲁青瓷还数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

上世纪90年代,全国陶瓷业的不景气,使得淄博瓷厂走向破产,只剩下一片破旧的老厂房。如何让老工业企业焕发生机?在淄川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2012年起,从淄博瓷厂走出来的昆仑瓷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峰开始对该片区进行规划设计,专门聘请德国标恒设计、台湾简学义大师等专业设计团队现场驻扎厂区,对老工业遗存进行高起点规划布局。在大师的妙手规划下,车间成了创意陶瓷博物馆,老窑炉华丽转身为工业展厅,旧仓库成了咖啡厅……老工业废墟成了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文化特色小镇。文化创意让这片象征着淄博陶瓷工业辉煌与过去的老厂区浴火重生,成为工业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如今,围绕鲁青瓷文化和鲁青瓷产品,淄川区借助山东昆仑陶瓷器股份有限公司、淄博泰山瓷业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大力发展鲁青瓷文化。

文旅融合释放“乘法效应”

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大背景下,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等优势产业的提升发展被摆上显著位置。淄川顺势而为,文旅融合正凸显“乘法效应”。

阳春四月,春暖花开。伴随着外出踏青游人的增多,各地景点逐渐火爆起来。位于淄川区龙泉镇的中华琉璃文化创意园内也迎来了大量游客。这里现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手工热塑琉璃生产基地,年产各类琉璃艺术品120余万件,产品远销美、英、法、意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尤其在机械化生产遍布全球的今天,园区生产返璞归真,反其道而行,全部产品采用纯手工制作。

“从开园起,我们就确定了以琉璃生产、加工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2018年,园区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实现外贸销售2500多万元。”中华琉璃文创园总经理陈京田介绍,为延伸产业链,该园区还建成一个400多平方米的淘宝区,每天推出30~50个库存版产品限量促销,既释放了顾客的购买力,又吸引更多人关注琉璃艺术。

如今的淄川陶琉文化发展也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在“淄川文化云”的助推下,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借助该平台,兆霞陶瓷生活馆每周举办茶艺体验课。“我们组织茶艺师进行免费指导,既推介了企业品牌,也满足了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负责人赵林绪说。

“文化事业抑或文化产业,越往纵深发展,越要突破单打独斗的模式,最大限度优化资源,形成合力。”淄川区政府副区长朱枭杰说,下一步,淄川区还将推动“文化+”理念向生态农业、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等领域延伸,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贡献更多实践经验。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