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商事制度改革中的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及建议

2018-11-26 09:24:11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法规司

3.企业经济效益不高,核心竞争优势需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竞争力所在,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提质增效措施的开展,我国企业的整体质量在不断增强,盈利企业和盈亏持平企业在数量和占比上都有了大幅提升。根据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的调查,2015年,我国实现盈利的企业有441.4万户,盈利企业占企业总量的32.1%,盈亏持平企业占比25.1%,亏损企业占比42.8%;2016年实现盈利的企业498.6万户,盈利企业占比28.5%,盈亏持平企业占比32.3%,亏损企业占比38.7%。同时,2017年中国500强企业的绩效情况也反映,企业的净利润总额持续上升,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近5年来首次大幅减少,营业收入负增长、净利润负增长的企业数量较上年明显减少,遏制了近年来企业亏损面、亏损额持续扩大的态势,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占比下滑态势得到扭转。

尽管我国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在不断增强,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企业竞争力方面的差距还很明显。以世界500强企业为例,2017年我国共有115家企业上榜《财富》杂志“2017年全球财富500强”企业榜单,其中,中国大陆(含香港、不含台湾地区)共占109家。这109家企业总营业收入达到6.04万亿美元,约占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5%,但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仅为1.65%,即一元的资产只能产生1.65分的税后利润;而美国企业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4.79%,是中国企业的两倍多。我国“传统产业领域中的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存在高耗低效、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盈利能力依然较弱,转方式、调结构任务十分艰巨。”建设能够充分参与国际竞争的现代企业,未来依然任重道远。但好在我国企业已经具有了数量上的基础,依托正在实施的商标品牌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措施,鼓励、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定能帮助企业提升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当然,对于如何有针对性地细化国家战略,全面发掘更具体、更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还有待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三)企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分布需持续优化

1.防止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偏见。产业结构调整不可过分追求第三产业企业的高速增长,过分夸张“高精尖”企业发展境况。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通过商事制度改革,新设企业大量涌现,给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注入了巨大活力。具体体现在:一方面,新设第三产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多,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企业的比例,三次产业结构整体趋势在逐渐优化。截至2018年3月底,第三产业企业在我国实有企业中的占比为76.5%,相比2014年底增长了3.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互联网+”、数字经济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现代行业快速发展,为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例如:2017年的数据反映,这些行业相比上一年分别增长了33.4%、24.3%、17.8%,并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尽管新设企业数量增加对产业结构调整大有裨益,但在促进企业增长,进一步发挥新设企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作用时仍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风险:

一是宏观方面,要注意引导三次产业企业的平衡发展,谨防过度追求第三产业企业的高速增长,而忽视第一、第二产业企业的发展,引发“产业空心化”等新的问题。根据有关学者对发达国家三次产业占比情况的研究,“经济体系越发达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也越高”,但这“并非意味着第一产业占比越低越好,而第三产业的占比越高越优”“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应该与各国的社会状况、经济环境、资源禀赋等方面相适应”“过度强调追求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可能还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企业体量和规模尚处于较低水平,过度追求第三产业企业高速增长,追求“去工业化”,可能会带来经济结构的失衡。

二是微观方面,企业的内部结构反映,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科技化、绿色化、服务化程度还远远不够,潜力有待开发。具体表现在:第一、第三产业企业中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等现代服务行业增速快但总量较少,第三产业企业整体仍是低效率发展。有资料显示,我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并且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更大,服务业的高端化发展不足。第二、第二产业企业中的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2017年全球500强企业名单中,我国入围企业虽然数量上仅次于美国,但“企业多为电力能源、工程建筑及金融保险企业,制造业企业数量不多,而且缺乏能够主导世界产业发展方向、引领世界产业发展潮流的一流企业。”开发能力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乏依然是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障碍。今年发生的“美国制裁中兴事件”更是直接说明我国在芯片研发方面存在短板,同时也折射出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较高的事实。第三、三次产业之间的融合互动尚未完全形成,优势互补效应并不显著。以“互联网+”为例,近年来,出现了很多互联网与农业、制造、医疗、教育等产业结合发展的新商业模式,但许多模式仅是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而非利用互联网进行产品创新和质量升级。又如,尽管我国近年来金融企业快速发展,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并未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实体经济融资仍然困难重重。

为此,我国的产业要想实现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化,既要推动现有企业的科技化和现代化,更要避免更多落后企业、低端企业、高污染企业、重复投产企业的“出生”,鼓励、激发技术含量高、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支持不同产业间的融合互动,通过存量资源的优化与新增资源的优质的齐抓共管,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本报记者 段曙东 整理)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ph)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