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丁 莹)到目前为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以下简称设计院)已经累计完成林产工业、民用建筑、风景园林、林业工程等各类工程设计项目5000多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各类优秀工程奖项200多个;主持编制了《刨花板工程设计规范》等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近20部;与73个国家开展了技术交流、项目合作,完成对20多个国家的援外设计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设计院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10%,2017年总收入2.76亿元,2018年预计全年收入3亿元。为我国林产工业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是记者从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林业规划设计暨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成立60周年研讨会获得的消息。
据介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成立于1958年,前身为森林工业部批准成立的林产工业设计院,是我国林业行业的一支技术中坚力量,肩负着振兴和发展我国林产工业的使命。在我国林产工业几乎是空白的建院初期,设计院坚持自力更生并积极学习引进前苏联的先进技术,不断优化东北林区木材采伐运输条件,大力推动木材综合利用和林产工业发展,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木材和人造板等林产工业产品的需要立下了赫赫战功,作出了历史性贡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我国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逐步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设计院抓住机遇,主动转型,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在继续服务林产工业的同时,迅速将业务拓宽到建筑、园林、生态等领域,为推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同时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
目前,该院从最初的采伐制材设计,已经成长为具有涵盖林业重大建设项目评审、林业资金绩效评价、金融创新、国家储备林、乡村振兴、林业精准扶贫、森林资源调查监测、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重大灾害林业灾损评估等服务职能,以及林产工业、建筑工程、林业工程、风景园林等四大核心业务,从咨询、设计到总承包、监理、施工、造价评估等全过程服务,覆盖延伸“生态文明建设全产业链”的综合性咨询设计单位。设计院先后培养出两名国家级设计大师、40余名省部级百千万人才和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人员、80余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00余名国家级注册人员、近30个专业4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表示,多年来我国林业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仍然存在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利用不足、质量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任务十分繁重,重点生态工程和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他表示,设计院作为林业设计领域的“领头羊”,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承担更多的任务,实现更好的发展。
设计院党委书记周岩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设计院人将继续做好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和金山银山的创造者。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