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八版>>

黑龙江东宁市积极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8-08-21 11:35:16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黑龙江东宁市积极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黑木耳之城渐离“白色烦恼”

据新华社电 黑木耳好吃,但栽培菌袋废弃后形成的白色垃圾却难“消化”。全国黑木耳产量第一市(县级市)黑龙江省东宁市,通过废弃菌袋燃料化、肥料化,使这座黑木耳之城正逐渐告别“白色烦恼”。

东宁市位于中俄边境,山多地少,“九山半水半分田”。全市多年来坚持发展黑木耳产业,年生产规模达12.5亿袋,产量约占全国1/10,带动4万余户菌农致富。但黑木耳在拉动农民增收的同时,每年产生废弃菌袋约25万吨,其中菌包塑料袋2500吨。

驱车行驶在东宁市东宁镇、大肚川镇等地的公路上,随处可见黑木耳等菌类生产的基地、大棚,一排排或立着、或挂着的白色菌袋,是木耳生产的基础,通常由白色的塑料袋及内部的菌糠构成。

“以往农民一扔了之,在河道里能堆到一人高。”站在东宁市大肚川镇团结村佛爷沟河旁,东宁市农业局副局长赵清发谈起昔日污染直皱眉。他说,4年前全市有29处重点污染区域,虽然采取了集中堆放、宣传教育等方式治理,但是效果欠佳。

大肚川镇大肚川村农民朱永霞说:“以前菌袋扔得大道上、河里哪儿都是,咱也知道这玩意儿污染环境,但不扔也没招啊。”

产业发展不能以环境污染为代价。东宁市向“白色烦恼”宣战,不断探索废旧菌袋处理方式,通过集中回收、袋料分离、综合利用,让黑木耳产业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位于东宁镇夹信子村的黑龙江新思再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废旧菌袋堆积成一座高约3米的“菌袋山”。像这样的标准化集中堆放场地在东宁市还有64个,实现了对全市行政村的全覆盖。目前该市进入堆放场的废弃菌袋达9.7亿袋,进场率达到97%。

堆放问题得到了解决,袋料分离及综合利用则让废旧菌袋“变废为宝”。“菌糠用来做生物质燃料、做有机肥,都是好东西。”黑龙江新思再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张宁介绍说,企业投资了3000万元,专门进行废旧菌袋的燃料化、肥料化处理。公司去年处理7000万废弃菌袋,生产燃料800吨,肥料1万吨。

“处理菌包塑料袋我们是专业的。”东宁市东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松军说,菌包塑料袋经过清洗加工,被处理成塑料颗粒,不愁卖。去年公司加工100多吨塑料,今年预计能翻番。

东宁镇大城子村党支部书记丛银锋说,去年全村木耳生产规模6500万袋,菌包塑料袋处理率已达100%。以往塑料袋乱飞、菌袋乱扔的景象成了历史。

据了解,去年东宁市废旧菌袋燃料化利用2.9亿袋,肥料化利用1.6亿袋,综合利用量占总量的45%。受菌袋潮湿等原因影响,剩余未处理的5.2亿袋,都已在堆放场集中堆放。

记者调查了解到,虽然东宁市废旧菌袋处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处理企业运营成本较高等问题,也亟待关注解决。“菌糠处理是高耗电产业,电价占生产成本近一半。现在处理秸秆享受电价优惠,但处理菌袋仍按照商业用电收费,造成企业利润较低。”赵清发说。

东宁市一些基层干部建议,废旧菌袋处理企业宜参照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处理的政策,在电价等政策上享受同等政策,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景欣)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