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胡立彪: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2016-05-25 09:32:45 中国质量新闻网

□ 胡立彪

全球知名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汤森路透日前评出“全球创新企业100强”。在这份榜单中,日本有40家企业入选,高居榜首,美国以35家位列第二。而中国内地无一企业上榜。

对比中日企业在创新方面如此巨大的差距,有评论者指出,过去日本的确曾出现过“失去的20年”(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第一个10年),整个国家面临经济衰退、创新能力丧失的局面。但就在我们在唱衰日本的时候,他们却在暗自“为未来投资”。当我们在地产、基建中大量投入的时候,日本却把钱投向了产业整合、重组、创新、研发。日本原有产业体系受到国内老龄化和国外低成本的冲击,不得不调整创新方向,如今已经有所起色。比如,虽然日本电子企业在大众市场衰退,但在上游核心部件和商用领域里的话语权却在提升。而且,日本企业瞄准了医疗、能源、机器人等代表全球产业发展方向的领域加大投入、着力突破,为下一步盈利和掌握话语权打下基础。

反观我国,情况不容乐观。分析人士称,在全球范围内的债务刺激经济模式中,日本债务附着的资产是“技术产能”,中国的债务附着的是“土地产能”。中国并没有充足的技术储备作为后劲,有些地方的社会保障也是“寅吃卯粮”的状态。这些年来,无论在地产基建方面,还是产业发展方面,中国都在试图通过投资扩大实现“跨越式升级”。这些投资,有多少真正流入到创新研发环节,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美国彭博社较早前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排名22位(共50个国家和地区),远落后于日本、韩国等国家。但彭博社的研究报告还显示,中国拥有的高科技公司数量位列全球第3,专利数量全球排名第6。而尴尬的是,这些高科技公司的科研能力大都并不高,专利质量也普遍较差。在创新指标体系中最拖中国后腿的因素,是生产力(排名第40位)、高等教育(排名第50位)和研究人员集中度(排名第46位)。

正是发觉创新缺失已经给中国经济发展埋下巨大隐患,我国党政高层近年来不断突出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排在第一位,就凸显了它对中国当前改革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当然,创新工作光有政府重视还不行,必须让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主动发力才行。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主力大约80%聚集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而只有20%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分布在企业;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科技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平均仅为1%,与发达国家大企业平均5%的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由此可见,企业创新依然是社会创新的短板,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企业怎样才算重视创新?答案是:要以生死视之!美国管理学大师托马斯·彼得斯曾说:“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这既是经验之谈,更是市场真理。因此,企业必须把创新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内核,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方面,企业要树立全方位创新理念,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同时必须具备鼓励创新的开放系统,倡导学习和提升个人工作技能;另一方面,企业在资源配置上要有倾斜,要加大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投入,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创新方面的训练,提升创新技能。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