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让计量知识在城市穿行

2016-05-16 09:20:04 中国质量新闻网

□ 李 庆 孙霞云 本报记者 王 梅

5月14日,缓缓驶出陕西西安地铁韦曲南站的一节车厢,格外引人注目。整节车厢被清新淡雅的蓝色装扮起来,进入车厢的人们不住地抬头、低头,四处搜寻文字、图片、影像等内容。这节车厢的内饰,已全部被设计新颖、图文声像并茂的计量科普知识所包围。乘客们高兴地称它为“计量科普专厢”。

当天,正是全国首个地铁“计量科普专厢”的首发日。在地铁上设计这一专厢是陕西省质监局的创意,目的是要充分利用西安地铁这一大众时尚交通载体,使计量科普知识最大范围在城市中传播。

“这节车厢真漂亮!”一走进车厢,就被色彩所吸引的李宏宇是位20出头的姑娘,她天天乘坐地铁。她边环视着车厢内的文字等内容,边告诉记者,“这与以前的广告色彩大不一样,以淡淡的蓝色为基调,在这个环境下,人也变得安静许多。更重要的是这个创意太妙了,乘坐地铁还能增长知识。”

为了让乘客们在短暂的乘坐时间内,学习了解计量知识和计量文化,陕西省质监局精心设计策划,8个专题内容既有文字描述,也有视频展示和卡通图画,就连扶手杆也被刻上了标尺,这些都让计量科普知识变得格外生动亲切。

车厢顶部,精心设计的商·牙尺、战国·秦商鞅方升、秦·始皇诏铁石权、西汉千章铜漏壶,展示了“中国历代计量器具演变史”。

淡蓝色的地面上,深蓝色篆书书写的忽、秒、毫、厘、分、寸、尺、丈等字样,从车厢底部蜿蜒穿过,讲述着“中国历代计量单位的演变史”。

车厢的8扇门上“计量与国防、计量与科技、计量与民生、计量与贸易、计量与安全、计量与工农业、计量与环境、计量与节能”等文字,搭配着火箭、飞机等精美的图片。而液晶显示屏上则滚动播放着“计量与生活”“计量与发展”的科普宣传片,许多乘客由衷感慨,原来计量与自己如此息息相关,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坐在座位上,眼前的刷屏机用漫画的形式展示着计量与家用燃气表、民用水表、血压计、电子秤、出租车计价器等与民生相关的画面,展示着计量的起源、秦统一度量衡、曹冲称象、古代时间计量等计量历史文化知识,展示着计量与质量相互关系的解读。

最显眼的要数地铁驾驶室门板上展示的以“国际单位制”为主题的绿色计量大树,它以m、kg、s、k、A、cd、mol等7个国际单位制为树根,衍生出以树的枝干为象征的温度、力学、电磁、光学、时间频率等计量范围,清晰呈现了计量的重要性。

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让乘客们兴致盎然。80后全职家庭主妇王媛告诉记者,她以前对计量的认识就是尺子、温度计和秤。没想到今天在地铁上看到,计量与工业、农业、航空航天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些贴民生、接地气的展示,更吸引了学生们的好奇。最让雁塔小学4年级学生李子敦感兴趣的是墙上刷屏机里的小故事,“布手知尺”讲的就是古时候的人没有尺子用,用手为尺测量布料的事。 她还兴奋地告诉记者,用地铁的“扶手尺子”量了一下身高是127cm,发现自己又长了3cm。

采取这样的方式传播普及计量知识,更赢得了乘客们的赞许。刚刚从企业退休的刘秉辰一上车就被车顶上黏贴的“中国历代计量器具演变史”吸引住了。他仰着头仔细观看每一张图片的内容,并告诉记者:“这种宣传方式增加了趣味性,容易让人记住,非常好!”

车轮滚滚,古城新貌。一班又一班“计量科普专厢”在西安城往来穿梭,计量科普知识在传播中润物无声……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欣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