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卡地亚质量起风波

2014-07-18 08:32:13 中国质量新闻网

产品抽检100%不合格

卡地亚质量起风波

    □ 实习记者 乔 楠

   今年6月,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对黄金珠宝饰品跟踪式抽检结果,其中,国际知名奢侈品牌卡地亚非常醒目。标注“卡地亚”的品牌饰品抽样5批次,不合格5批次,不合格率达到100%。

   卡地亚是一家法国钟表及珠宝制造商,曾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誉为“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目前为瑞士历峰集团旗下一员。

   作为一个拥有皇室基因的国际奢侈品牌,频频曝出质量问题。其品质能否对得起不菲的售价?其服务能否让消费者享受奢侈?不禁让公众产生疑虑。

    专家表示,即使是知名品牌,若没有质量意识,也很可能毁于一旦。

    缺“质量”少证书

   此次抽检的地点位于杭州卡地亚湖滨国际名品街专卖店,记者已致电证实,该店确为卡地亚品牌直营店。

   抽检依据浙江省DB33/206-2013《珠宝玉石饰品标识》,卡地亚产品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为标识中的“质量”、“证书”两项。本次抽检中的贵金属和珠宝玉石的标识标准均为国家和地方强制标准。

   此处“质量”即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重量。抽检中的“质量”问题在于,未标注质量,或者质量标注不正确。珠宝玉石产品多为按重量计价,重量大小直接影响饰品价值。

   一款被检为不合格的卡地亚品牌“950铂金钻石戒指”产品,未提供有效的第三方且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机构所出具的鉴定证书。

   浙江省《珠宝玉石饰品标识》中规定,珠宝玉石饰品单件标价在5000元以上的,或者钻石、钻石饰品的单颗钻石质量大于等于0.0400g(0.20ct)的珠宝玉石饰品,应出具第三方且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机构所提供的鉴定证书。

   浙江省工商局公告称,珠宝玉石的鉴定需要专业技术与知识,普通消费者很难自行鉴定。因此,配备鉴定证书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也表示,我国对珠宝玉石的鉴定有很多国家标准。第三方公证的证书,既有利于正规经营的品牌,也有利于消费者选购商品。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认为,若抽检的卡地亚产品质量不合格属实,则卡地亚为违约行为,这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邱律师表示,这种情况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货,或者与卡地亚协商要求赔偿。

    快速扩张致问题频现

    近年来,卡地亚在中国发展很快,受到中国消费者追捧。

   财富品质发布的《2012年中国奢侈品报告》中,“国际奢侈品牌中国开店王TOP10”显示,卡地亚在中国拥有店面数量位居第一,高达224家,遥遥领先于其他奢侈品牌。

   然而,店面数量增长的同时,相应的服务与体验并没有跟上,导致服务水平、产品质量受到诟病。

   有专家表示,根据中国的市场容量,门店数达到3位数,对奢侈品牌来讲便是一个危险信号。它的品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与门店数量成正比的发展而是反向发展,会对它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

   记者检索发现,网络上对于卡地亚产品质量的吐槽,并不局限于珠宝玉石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也并非个例。早前便有媒体接连曝光对于卡地亚手表质量的投诉。

    深圳李女士购买的价值7.5万元的卡地亚手表,戴了不到两个月就有了一个缺口。

   温州王先生购买了3万多元的卡地亚手表,使用不足3个月即因电力不足导致停走而送修。然而维修后5个月,手表又停走了。

   天涯论坛一位网友也反映了自己购买的卡地亚手表戴了10天便慢了一个小时的现象,校准之后反复出现此种问题。

   上述问题并未得到积极、有效的解决。消费者花费高昂的价格,“品质甚至不如地摊货”。天涯网友愤慨道。

   中山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王海忠说,卡地亚品牌价值随着门店的野蛮扩张和消费者认知的扩大而下降。他强调,奢侈品本身具有独特性与稀缺性,不应盲目追求销售量,而更应注重品质与服务。百年树立的品牌形象,若没有质量意识,很可能毁于一旦。

   记者多次致电卡地亚当事专卖店,期望得知对这一事件的解释。截至发稿,依然未收到回复。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