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二论学习贯彻落实“三个转变”重要指示

2014-05-23 07:42:55 中国质量新闻网

以质量提升加快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二论学习贯彻落实“三个转变”重要指示

    □ 本报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作出“将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一战略决策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人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感受到“质量”的影响:它不仅作为一个词语频繁出现在视野,更作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周围的一切。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这一宏观而贴切的表述,让我们领悟到,这种“转变”不只是目标,更是已经铺展于脚下的路。

   提到“中国质量”,人们会联想到“德国质量”、“日本质量”。后两者以其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中的影响力已经成为各经济体尊崇效仿的典范。“中国质量”要想迎头赶上,与之同侪,必须要向他们学习,汲取其有价值的元素。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欧洲时,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发表题为《中德携手合作造福中欧和世界》的署名文章,文中指出:“中国速度和德国质量的联手,将为中欧乃至世界经济创造巨大增长空间。”这在对“德国质量”给予很高评价的同时,也为“中国质量”需要什么样的价值内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答案。

   毋庸讳言,就目前“中国质量”的现状而言,其与“德国质量”、“日本质量”的差距还很大,需要下大力气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尽管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迎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0%左右,目前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不过,相比于快速增长的“量”,“质”的脚步显得慢了些,没能跟上。我们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制造业领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城镇化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矛盾凸显。“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方式,以及由此积累起来的发展中的结构和方式问题,使得我们必须要做出改变。

   怎么改变?要知道,当前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而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未来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不在于增速的高低,而在于能否实现李克强总理反复谈到的“提质增效升级”。因此,一方面要走外延式结构调整的道路,另一方面要走内涵式提高效能的道路,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质量和效益的结合,正是“中国质量”的根本诉求。从这一意义上说,总书记强调“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绝不只是为了应对全球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形势变化所做出的被动调整,而是为了赢得中国经济下一个30年辉煌的主动转型。

   明白了“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的背景及其主旨,对于质量工作者来说,就找到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显然,通过职能工作推进国家整体质量提升,进而加快“转变”实现过程,既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为抓手,大力推动重点产品质量、制造业质量和服务业质量的提升,实现产业质量升级,进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是,要从质量宏观管理方面,按照《质量发展纲要2014年行动计划》,认真抓好国务院各部门重点任务的分解落实和督促检查。

   只有包括质量工作者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都更加重视质量、加强质量、提升质量,一起形成合力实行“质量社会共治”,才能真正把“中国质量”叫响。只有中国速度实现了向中国质量的转变,才能真正打造出中国经济升级版,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由理想逐渐变成现实。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