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当代沂蒙红嫂的质量观采访记

2011-06-21 08:06:15 中国质量新闻网

沂蒙红嫂别样“红”

——当代沂蒙红嫂的质量观采访记

    闲暇之余,沂蒙六姐妹来到煎饼厂,手把手向职工传授自己年轻时做拥军煎饼练就的一手“绝活”,并叮嘱员工要把好煎饼质量关。资料图片

    □ 刘  英   本报记者 罗  兵/文

   “敬礼!”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齐刷刷地举手,向一位年过花甲、衣着朴素的老大娘敬礼。6月6日上午,一面90平方米(寓意建党90周年)的巨幅党旗在北京天安门午门广场徐徐展开。

   这位老大娘就是“沂蒙六姐妹”之一的伊淑英。这面鲜红的党旗,是由她和全国拥军模范贾美荣、山东拥军模范朱呈镕等人一针一线缝制而成,凝结了沂蒙老区人民对党、对人民军队几十年来的忠诚和热爱。

   近日,记者在山东沂蒙山区采访,深深感受到,“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的源头之一就是“红嫂精神”,而“红嫂精神”则是由沂蒙女性共同创造的。沂蒙六姐妹,是千千万万个沂蒙杰出女性的一个缩影。

    战争年代舍家为国

   山东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在5月23日刚刚落成的沂蒙六姐妹纪念馆中,铭记着“六姐妹”这个支前模范英雄群体可歌可泣的事迹:

   沂蒙六姐妹是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人,她们分别是杨桂英、伊淑英、张玉梅、伊廷珍、冀贞兰、公方莲,目前还有3位健在(公芳莲、杨桂英、冀贞兰现已去世)。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期间,这个离孟良崮不足30公里、只有15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成为华东野战军重兵集结之地。支锅做饭、浆洗军衣、歇脚住宿,六姐妹带领乡亲们,安排得有条不紊。半个月时间,他们为部队组织筹运草料1万多公斤,烙煎饼7.5万公斤,运送弹药3000多箱,洗军衣85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并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成功救助了多名伤员,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部队,为战役的最终胜利贡献了不朽的力量。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处逃。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回忆当年的战斗岁月,迟浩田上将曾深情地说:“孟良崮战役取得了巨大胜利,这和沂蒙人民的倾力支援是分不开的。我在沂蒙山区5次负伤,是沂蒙红嫂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沂蒙女性是如此的善良淳朴、坚强热情,无私奉献,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作家靖一民感慨地写道:“为了民族解放和革命战争的胜利,她们毫不犹豫地拆下自己的门板做担架,扒下房屋上的干草喂军马,找出珍爱的陪嫁布做军鞋,拿出仅有的粮食献给子弟兵,将最后一个亲人送到了前线,用自己的乳汁喂伤员,倾其所有无私地支援着革命战争。在血与火的年代里,她们用一双蹒跚而行的小脚,义无反顾地由柔弱走向坚强,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主义赞歌,逐渐孕育出了感天动地的红嫂精神。”

    拥军煎饼后继有人

   更让沂蒙人骄傲的是,当战争的硝烟散去之后,沂蒙女性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念有增无减,沂蒙女性争做经济建设的带头人,新式红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沂蒙六姐妹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家乡父老脱贫致富献计献策。2001年,六姐妹当上了由下岗职工吴楠创办的沂蒙六姐妹食品有限公司的名誉厂长,她们拿出当年拥军支前的拼劲闯市场,为厂子的兴旺发达做了不少力所能及的工作。每逢附近县、市召开经贸洽谈会、博览会、展览会,她们就利用知名度高的特殊身份,当起“六姐妹”煎饼推销员,为扩大产品销路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以“六姐妹”为商标的20多个品种的煎饼,热销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安置了下岗职工,创造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带动了全县食品业的发展,而六姐妹却分文不取。目前,六姐妹食品有限公司已发展出粗粮、蔬菜、水果煎饼、山珍小菜加工、保健药枕等6大类产品,并被授予山东名牌称号。

   “作为一代拥军支前模范,战争年代她们出生入死、无私奉献;新时期她们不吃老本、再立新功,带动激励着沂蒙儿女奋发图强,是我们沂蒙妇女学习的榜样。”在煎饼车间,吴楠带领女工一边整理烙好的煎饼,一边对记者说。

   市场在不断扩大,如何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提升标准,确保煎饼的质量,成为吴楠考虑的重要问题。结合实践,数易其稿,她和蒙阴县质监局携手制定的煎饼标准被批准为全省执行的推荐性地方标准,这也是全国第一个煎饼标准。

   2001年,吴楠率先在全市成立了第一个妇女专业经济合作社,辐射带动了396名农村妇女、数百个贫困家庭依靠加工“六姐妹”煎饼走上致富路,并和六姐妹一起,继续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把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化作新时期爱党爱军的实际行动,时刻关心支持部队和国防建设。

   和吴楠一样,朱呈镕同样是一位下岗再就业的女强人。1998年,朱呈镕从临沂市毛毯厂下岗后,从最不起眼的糖葫芦开始了艰难的创业路,先后研制开发了十几种“夹心”冰糖葫芦、三大系列百余个品种的水饺,创办了集速冻食品加工、餐饮服务于一体的集团化公司。如今,公司资产达5000万元,拥有鲁南、苏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配套设施最齐全的食品加工生产基地。

   “我创业的动力来源于沂蒙精神和红嫂精神,在我事业最低落、最苦闷、最无助的时候,我去拜访生活依然困难的老红嫂,与她们聊天、交流,正是红嫂精神支撑着我一步步走到现在,红嫂精神是我终生难忘和用之不尽的精神食粮。”朱呈镕说,“作为一名沂蒙儿女,作为一名企业家,我有责任有义务回报社会,回报这片生我、养我、激励我进取的热土。”

   踏着红嫂的足迹,朱呈镕在非典疫情、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积极捐款捐物,义不容辞地担起了一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先后荣获全国巾帼创业带头人、全国老区妇女创业创新标兵、山东省爱国拥军模范等荣誉称号。2002年,迟浩田上将为朱呈镕亲笔题词:“学红嫂无私奉献、为人民鞠躬尽瘁”。

    勤劳致富爱岗敬业

   “沂蒙六姐妹的家离这里不远,是俺们农村妇女学习的榜样。”在蒙阴县桃墟镇陡兴庄村果农张验英家的蜜桃园里,她和丈夫正忙着给蜜桃套袋。“今年我家8亩桃园,大概得套6万个果袋,虽然比较辛苦,但采用这种先进的套袋技术,加上科学施肥、种植,我的蜜桃既高产又能卖上好价钱。”问起她一家种蜜桃的收入,她说:“一年能收入个几万块钱吧。最好的一年,收入接近10万元。”

   张验英毫不保留地讲述了她的致富经:“现在我们都加入了果品专业合作社,从果树施肥、灌溉、修剪、套袋到采摘,都按标准化生产规程操作,通过统一施肥、套袋、打药、管理、收购一条龙,果品产量高、品质好、不愁卖。”

   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果园,贫穷的革命老区农村富起来。在蒙阴县,相当一部分农村妇女积极学习科技种田,成为靠果业致富的行家里手,让十里八乡的“老把式”都佩服不已。有了这些勤劳朴实的“半边天”的努力,蒙阴县以3万多公顷蜜桃、年产优质蜜桃8.5亿公斤的数量,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蜜桃生产基地。

   发展农村合作社,联合起来增效益。作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行家里手,全国人大女代表、山东临沭县农业局农经中心副主任刘建文在沂蒙农村一跑就是21个春秋,临沭每一个农村、每一个农业合作社都留下了她辛勤的脚印:

   作为一个高级经济师,她不厌其烦地帮农民准备申请材料,包括详细的章程、繁琐的各种证明等,因一个养殖合作社办理登记,她曾经到工商部门跑了五六次;有一个养鸡合作社成立后,运行成效很好,但其内部财务制度不规范,她就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去指导他们理顺财务关系。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目前,全县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近千个,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

   由于出色的表现,她光荣地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成为临沭县历史上首位全国人大代表。可她却谦虚地说:“我做的都是些本职工作、平凡小事,不曾想人民会给我这么高的荣誉。”

   在食品生产大县沂水县,仅获证企业就有230多家,年产食品150万吨,产值16亿元,从业人员3万人。在这数百家企业中,提起质监局食品科科长侯清凤这位大姐,没有一家企业老板不交口称赞。

   “有五六年时间,她从来没有歇过周六。”沂水县质监局局长刘克增说,几百家企业的食品办证、审批、更改,大量繁琐的工作,侯清凤和食品科几位同志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在青援食品有限公司,副总裁桑振亮表示,从厂房的设计、食品安全法规的传达到标签、添加剂的使用,侯大姐热情周到给予企业力所能及的服务让他非常感动:“有一次因为产品标签不合格在外地受到处罚,我很不理解,情绪激动,跟她在电话争论,几乎要争吵起来。她耐心地给我解释相关法律法规,让企业及时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老区要振兴,质量要先行。身在质量工作的第一线,既要热情服务,又要严格监管,这一点,在临沂市质监系统历史上第一位县(区)局女局长、现任临沂市河东质监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云霞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到任短短一年,该局在全区91个部门绩效考核中总成绩名列第七,基本夺得了区里设置的所有奖项;办理的大案要案数量、案值是前几年的总和还多;本人还荣获“省十佳公务员”称号。同事眼里,作为一个女性,她是一个很要“面子”和永不服输的人:付出了比别人10倍的努力,短短一年时间,该局就指导河东启阳工具等3家企业的3个产品获得了山东名牌产品称号,实现了河东区省级名牌产品零的突破。

   以沂蒙红嫂为榜样,与大美临沂同行。正是在这样一大批无私奉献、勇于进取的女性努力之下,临沂市的质量工作走在山东乃至全国的前列,临沂市质监局受到人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表彰,被授予“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山东省质监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以沂蒙精神为指引,勇向时代潮头立。正是有了这样一大批自强不息、敢于争先的女性有力地撑起半边天空,作为质量兴市的杰出代表、曾经被誉为“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临沂市,正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发展的奇迹:在革命老区中第一个实现了GDP过千亿元、建起了世界第一橡胶坝、拥有全国第二大批发市场、年财政收入突破了百亿元大关、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之一、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中国市场名城、中国书法名城、中国地热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沂蒙红嫂,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它是时代赋予沂蒙女性闪光的称号;红嫂,是历史给沂蒙女性应有的馈赠,也是让后代儿孙瞻仰的荣耀。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时刻铭记着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并将沂蒙红嫂精神继承、发扬下去,是我们这些后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关链接

    “沂蒙六姐妹”的来历

   “沂蒙六姐妹”这一称谓,是当年陈毅元帅亲自命名的。冀贞兰老人至今仍能清晰地记起第一次见到陈毅的情景。“骑一匹马过来,打着绑腿,不知道他是谁,很和蔼的一个人。”

   后来有一天,六姐妹接到通知去蒙阴的指挥部。在那里,冀贞兰再一次见到上次骑马的人,很亲切地询问姐妹们这些日子摊了多少煎饼、做了多少鞋子、有什么困难没有。

   冀贞兰说,问完情况,那个人就笑着说,给你们起个名字吧,说叫大嫂呢,你们还有没结婚的呢,叫大姐吧,还有结了婚的,干脆就起名叫“沂蒙六姐妹”吧。

   冀贞兰这时知道这个人是个大首长,但还是不知道他是谁。很多年后,在孟良崮纪念馆里看到陈毅的照片,冀贞兰觉得面熟,旁边的人告诉她,那就是陈毅元帅。《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