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会说话的照片

2009-07-01 07:41:10 中国质量新闻网

    □ 王力平/文

   听到“我与中国质量报”有奖征文活动的消息之后,下面这句话总萦回在我的脑海中:风雨二十年,弹指一挥间。

   我喜欢摄影,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或多或少留影收藏。今天我蓦然发现,珍藏的相册,从1989年报纸前身为《中国技术监督报》洛阳成立大会的照片,日积月累,一直到现在,居然有一大摞。

   打开相册,记忆在镜头里流淌,时光在瞬间定格。这些照片按时间排好,一张张看过,就像电影镜头一样闪过。

   《中国质量报》从当时的一棵嫩芽已然长成了参天大树,而我则从风华正茂的“而立之年”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我庆幸,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是伴随质量报一起度过的,质量报见证了我从普通的通联人员到记者站站长的成长过程,见证了我的快乐、辛苦和充实,见证了山西质监事业的发展壮大。

   1989年,报纸成立大会在洛阳召开。当时在山西省标准局从事宣传工作的我,作为一名新闻新兵,有幸参加大会,便有了第一张照片。

   1990年8月,山西记者站作为报社第一个省记者站正式获得批准。在大同召开了成立大会,报社领导到会并给予了指导和鼓励。

    1996年,我担任了站长。想不到,我与这份报纸的缘分,一结就是20年。

   20年里,《中国质量报》从周二刊到周三刊、周四刊,发展到现在的日报;从当时的以报道标准、计量为主,发展到报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质量。目前,质量报在山西一年发行近万份,已经有了广泛的读者群,撰稿作者也遍布全省各条战线。

   报纸的成长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从单纯到丰富,从幼稚到成熟。印象最深的是我写的第一篇稿件,不到400字。惴惴不安地发走稿件后,一来报纸我就抢着看,心怦怦地跳,悄悄找自己的名字。稿件登出了,我高兴地把报纸拿回家让爱人和孩子看,他们笑着说我“真成了文学青年喽”。如今,我发稿已达几十万字。

    这是一张我在秦皇岛采访的照片。1996年,记者站组织 “晋煤外运看质量”采访团,我们前后走了半个月。忙起来,家都顾不上。那时,我爱人在青岛出差,孩子在厦门读书,于是就有了我们“一家三口在三个岛”上的笑谈。

   你瞧,这是一张1998年我们为山西汾酒正名前往“东三省”采访时的镜头。地点在哈尔滨步行街上,展示的汾酒系列产品大受欢迎,群众争先恐后地把我围在了中间。当时我们一行足迹遍布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城市。每到一处,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大商场搞品尝活动,我们感受到了当地各界人士的盛情。

    这些年,我感谢《中国质量报》,它见证了山西质量方面里程碑式的一件件、一桩桩大事件。

   这是一张特殊“投诉”我的照片。照片上,我正在3.15投诉现场进行采访,照片上竟然出现了我爱人!

   那是2004年3.15宣传报道的重头戏,我当时忙着连续加班,有好几天中午都没有回家。当天在广场上,我这边正忙着采访,我爱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赶到投诉现场。他开着玩笑向省局领导“投诉”:“我投诉王力平!她只收我钱,不管我吃饭……”局领导先是一愣,继而哈哈大笑。旁边的摄影记者按下了快门。

   这是相册里最近的一张照片,我和报纸编辑部派出的新闻服务小分队来到太钢进行现场采访。今年6月,汪发楷总编辑带队,深入太钢等企业采访山西质量立省战略工作。当时汪总带着我们冒着酷暑,马不停蹄,走晋中,赴长治,下晋城,奔忻州,又折返太原,每到一处,深入基层倾听企业的心声;每到一处,记录最鲜活的做法和最典型的经验。于是就有了“用质量打造新山西”为主题的《人说山西新“风光”》一篇大文章。

   合上相册,那些珍贵的记忆仍在脑海里萦绕。是啊,20年了,和质量报一起成长的岁月,是充实的岁月。很多记者编辑和我成了朋友,有时报纸的女记者来山西采访,就在我家里住,而且一块做饭就餐、聊天话家常……还有那些报社同事和我在湖北、安徽、青海等地的照片,那是我们外出培训学习的记录,那山那水,那情那景,挥之不去,犹在心中……为着同一个事业,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同志情谊,逢年过节,总是第一批收到他们的贺卡、短信问候……

    我深深地懂得付出的辛勤与欢乐,更懂得《中国质量报》给予了我很多很多。

   我个人的成长,山西这支通联队伍的成长,都得益于《中国质量报》这个平台;山西质监事业的发展和宣传,国家质检事业的发展和宣传,都依托于中国质量报这个平台。这就是我与《中国质量报》20年的情结和心得。

   细想起来,如果不来报社记者站,我会在机关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果说人生是一部交响乐章的话,无论奏出的是强音、弱音,无论是华丽的、悲怆的,它们都是优美、感人的。在记者站20年,天天接触新闻事件,让我能够与时俱进,对很多事情有了更客观全面的了解。在记者站20年,我从当年新闻战线的新兵成了老兵,报社和省内的媒体记者都叫我“王大姐”,其实我孩子比他们不少人都大呢,但是我喜欢“大姐”这个称号,我觉得自己的心境还年轻。

   一张张照片,见证了《中国质量报》和我的成长,见证了国家质检事业和山西质监事业的发展壮大。

   这些照片,记载了我20年的人生阅历和收获,记录了我与《中国质量报》20年的“不解情缘”。

    相知相伴20年,一帧一幅总关情!

    我手捧着它们,我倾听着它们在诉说……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