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质量出品>>全媒资讯>>

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

2015-10-09 09:36:29 大众日报

    原标题: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

   所有研究数字化问题的人都应该有一个自知之明,就是你永远预测不到数字领域下一秒将会产生什么天翻地覆的变革,互联网时代的一切皆高速发展且呈现出变动不居的态势。本书作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在本书前言中告诫人们要保持谦逊:互联网的变化如此之快,我们掌握的情况都是不可靠的。马特尔说,这本书如果写于四年前,一定不会提及平板电脑,如果写于六年前,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和App,八年前,推特还没诞生,至于脸书和Youtube,才刚刚庆祝第十个生日,十二年前,人们还没有维基百科,也没有谷歌。数字领域的巨头企业,如微软、戴尔、美国在线服务公司(AOL)和雅虎,就在昨天还所向无敌,今天就需要再次创新,以免出局。

   数字技术放大了全球化的格局,科技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我们正在经历的革命会打破所有未来的展望。今天的时代,一切都围绕互联网而存在。在文化领域,互联网将怎样对行业进行洗牌,洗牌至何种程度,以及这场刚刚开始的革命会在文化等级、新闻评论以及盈利模式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数字时代浪潮袭来时,行业必须弄清楚的问题。随着推荐、订阅、算法、众筹以及新型版权的不断涌现,文化,曾经仅仅体现为一件件文化产品,而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服务。

   《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是一项关于数字全球化的田野调查,是《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一书的后续,集中探讨了互联网和数字化领域。作者的足迹遍及日本、巴西、南非,乃至加沙地带等五十多个极具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悉心记录了互联网时代一场场波诡云谲且震撼人心的文化战争及其未来走向。

    在这部跨度广大的调查报告中,你可以看到:

   全球数字世界之都硅谷的秘密,在于研究、融资和企业创新三个领域之间的交流和渗透;在于加利福尼亚特有的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在于对企业创新的信仰,对企业文化的布道和对失败的宽容(硅谷流行着一句话:抓紧失败)。这里有着对工作和资本主义的反叛,在无私和贪婪之间游移不定,既注重社群生活又培养个性的生活方式,这种反正统文化在其他地方几乎是不可复制的。

   阿里巴巴是中国互联网的象征,马云则是它的史蒂夫·乔布斯。它是亚马逊、电子港湾和贝宝的混合体,其业务量超过这三家美国公司的总和。作者访问了阿里巴巴、百度以及腾讯总部,展示了中国如何创造了她的谷歌和脸书的克隆版,并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互联网体系。

   在印度,共拥有数千家充满创造性的创新型创业公司。印度培养的说英语的工程师人数仅次于美国,每年有430万印度学生从大学毕业,其中有150万名工程师、程序员和技术人员。印度的唯一身份证项目抱负惊人,这个生物识别项目相当于在2017年之前给13亿国民每人颁发一张唯一的身份证,这张身份证中包含了公民的姓名、住址、性别、出生日期、照片、指纹以及虹膜,它将与一切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相关联(电力、煤气、电话、航空、保险、银行、选民卡、护照、驾照、捕鱼许可证等等)。如果未来是“智能”的,印度已经拥有一个前途光明的生态系统。

   在以色列,这个不到800万人口的小国家,新成立企业的数量要多于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均创业数量甚至高于美国,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数量位居第二。如今的以色列已经成为一个“创业的国度”。如何解释这一奇迹呢?该书第五章“智能城市”给出了答案。

   从硅谷看来,数字化和全球化似乎是同义词,在数字时代,国界似乎是一个过时的概念。但本书作者经过数年的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却是:数字革命更像是一种疆域化、碎片化的发展,有的只是全球化的平台,而非全球化的内容。不存在“全球化互联网”,也永远不会存在。作者举脸书为例,证明网络属于一片疆域,一个圈子或者一个社群。“所有脸书账号都不同:每个个体在上面都有自己的朋友,用自己的语言聊天讨论,没有两个脸书主页是一模一样的。”社交网络的创造者们也认为,社交媒体应该保持具体和本土化,它不是全球性的,只有通过紧密贴近人类生活现实和语言多样性,贴近不同地域,互联网才可以在全世界取得持续快速的发展。因为,数字化与我们对它的本能想象正好相反,疆域化才是其主要特点,这也是本书中译本将书名副标题取为“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的用意所在。

   可以说,《智能》这本书是考察互联网时代的另一种视角,是对即将来临的新世界所进行的第一次至关重要的实地调查与研究。

    《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

    [法] 弗雷德里克·马特尔 著

    商务印书馆(来源: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