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故事>>

劲牌工匠丨郑志强: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2019-06-25 12:44:32 中国酒业新闻网

我们把时间回拨到2001年。这一年,中国加入WTO,开启了国际化的征程。中国酒业在“十五”计划指导下,在激荡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为酒业“黄金十年”夯实着基础。

这一年,秉承“情系社会,共创繁荣”社会理念的劲牌有限公司在大冶刘仁八镇建成小曲清香酒酿造基地,一批人得以走进劲牌小曲酒生产车间。其中,一名27岁的小伙子作为第一批工人,开启了他与劲酒不得不说的故事。

他就是劲牌研究院酿造技术部中试车间蒸粮糖化班班长——郑志强。

优秀源于精益求精

湖北省十佳进城农民工、大冶市十大杰出工人、大冶市劳动模范……在这诸多省市级别的荣誉称号中,郑志强最看重的却是厂里评的生产标兵。

“生产标兵奖是颁给生产一线中最优秀的工人。几百个班组同时比拼,竞争非常激烈。因为能获奖就代表着在这些同类型的生产班组中,你是最好的。这对于一名来自生产一线的工人来说,是最大的认可和鼓励。” 郑志强告诉《华夏酒报》记者说,就是这样一张奖励证书,他用了整整9年的时间。

而在这9年里,他带领的班组累计6次荣获公司先进班组称号、31次酒率优秀奖、14次现场管理明星奖、17次现场卫生管理奖及11次记录规范奖。

郑志强笑着说:“我进厂1年多就出徒了,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就成长到了一班之长,这个生产标兵我渴望了太久。”

回想起刚来劲牌公司工作的时候,郑志强坦言,很多次都想放弃。在这里,不仅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劳动,还要在实践中熟悉白酒生产工艺流程,这对他来说,尤为吃力。

小曲酒基地刚建成时,生产工艺操作远不及现在的机械化操作便捷,也没有相应的流程规范说明书和工艺流程图例,大量的工作流程靠着口口相传。郑志强每天都要用铁锨搬运东西,手上磨得都是水泡,久而久之就成了厚茧子,铁锨把手都磨薄了。可就是靠这样一双布满老茧的手,郑志强硬是拿到酿制出了“酒质最优、出酒率最高”的成绩单。

在日复一日的坚持和总结中,郑志强慢慢摸索创造出甑沿划线定置、物理保温造霉等新方法,使得原酒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在“发扬工匠精神,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劲牌精细化管理理念影响下,郑志强不仅做到手勤、脑勤,还眼勤、体勤,精益求精。为了练好“看酒度”,他每次在馏酒过程中,就趴在冷却器边反复辨别不同酒度的酒花及变化特点,久而久之,练就了一身“看酒花,辩酒度”的本领。

为了在不同季节都能掌控粮食发酵情况,他卷起铺盖、拿起纸笔和测量工具,整整一年都睡在箱场旁。凭借着实践磨练和刻苦钻研,郑志强熟练掌握了酿酒生产各道工序的操作技能,成了劲牌酿酒的技术能手。

因为专注所以极致

到如今,郑志强已经在劲牌公司工作18年了,劲牌对于他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工作单位,而是就像自己家一样温暖和包容的大家。劲牌见证了郑志强从青涩到成熟,而他也亲历了劲牌在生产经营中处处发扬的工匠精神,其精髓就是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但这并不意味着劲牌人死板教条、固步自封。

说到这里,郑志强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华夏酒报》记者,那时候因为蒸粮前需要洗两次粮,工作量十分繁重,所以他总是琢磨怎么样才能事半功倍。后来,他悄悄“偷懒”起来,在充分调查了解和实验后,在一次生产过程中,郑志强决定只洗一次粮,经过实践,这样酿造出来的酒质和产量都更好,于是他大起胆子,带着班组就洗一次粮。

对于他不按制作流程办事,生产主管部门并没有简单地对他进行处罚,而是经过反复确定后,最终更改了生产工艺流程。郑志强说,这点让他很感触,劲牌公司一直秉承“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人文理念,只要你能把事情做好,公司鼓励大家创新。

人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从郑志强的身上,记者看到了他骨子里的坚持和刻苦,另一方面,他也是幸运的,毕竟劲牌给了他施展能力的舞台和不断试错的机会,并将“树正气、有担当、可持续”的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劲牌人的身上。

从2006年开始,劲牌将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先进技术相融合,自主研发了小曲酒酿造新工艺,实现了原酒酿造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原酒优级率,使原酒品质明显提升。不仅如此,劲牌坚持按做药的标准生产酒,不断创新技术,先在保健酒的生产工艺中引入中药现代化技术,确立了以数字提取为核心的中药数字化制造平台,把中药提取由传统的浸泡技术、渗漉技术革新到现代化的数字提取技术。公司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合作,率先建立了中药材指纹图谱库……这些成绩的背后,正是像郑志强这样一批又一批劲牌工匠们的不懈努力,因为专注,所以极致。

郑志强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他想回到2004年。因为那个时候他刚当班长,这一路走来,虽砥砺前行,但当初的筚路蓝缕,始终难忘。(来源:《华夏酒报》   作者:张瑜宸)

(责任编辑:莳伊)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