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食品>>

上海首例食品药品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宣判

2018-11-26 09:09:01 中国食品安全报

本报讯 赵永恒 记者黄官国 发自上海 11月14日上午,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提起的该市首例刑事附带民事涉食品药品公益诉讼案件一审开庭。

30岁出头的张某是广州一家从事食品及保健类食品销售公司的法人代表。2017年3月起,张某租借广州市某小区房屋作为仓库,通过网络平台,将从他处批发购入的散装胶囊自行包装后,与正规减肥产品搭配组合成“澳斯康”牌减肥套餐对外销售,谋取非法利益。有上海消费者购买并服用涉案胶囊后,出现口干、恶心、心慌等不良反应,于是报案。

警方接报后,搜查涉案仓库当场查获空瓶4000个,标签2000张及尚未销售的散装胶囊数十万粒。经检验,绝大部分胶囊检测出西布曲明成分。张某供述,每月有5万粒散装胶囊单独发货。经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审查查明,这些散装胶囊灌装后销售至全国各地,范围遍及广东、浙江等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虹口区检察院认为,服用含西布曲明成分的胶囊,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是一个潜在且缓慢的过程,这种危害属于客观存在的损害结果,对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大侵害危险。遂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对张某提起公诉,并据司法解释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法院审理后,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5万元;缴获的伪劣产品及犯罪工具予以没收;在判决结果生效之日起30日内支付其所生产销售的伪劣减肥保健产品价值10倍的赔偿金,共计24.8万元;在本判决结果生效之日起30日内,在国家级媒体上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