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消委会发布真假蜂蜜比较试验报告 46款蜂蜜通过两重检测
60款蜂蜜14款掺糖
广州日报讯记者阮元元 通讯员胡蓉
深圳市消委会、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福田区消委会、龙岗区消委会、坪山区消委会、光明区消委会近日联合开展了蜂蜜比较试验。比较试验共分两阶段,一阶段旨在对蜂蜜的真假情况进行摸底,二阶段针对蜂蜜的营养品质进行比较。昨日深圳市消委会发布了一阶段结果报告。
深圳市消委会发布蜂蜜比较试验报告,结果显示60款蜂蜜产品中有14款存在不同程度的掺糖,另外46款则通过了国家、国际双重检测。
随机购买60款蜂蜜测试
一阶段比较试验共涉及60款的蜂蜜产品。由消委会工作人员模拟普通消费者的方式在深圳实体商超(华润万家、家乐福、天虹、沃尔玛、人人乐)和主流电商平台(天猫、京东、一号店)的旗舰店正规购买。
本次比较试验主要为蜂蜜产品中的掺糖鉴别,检测项目包括我国蜂蜜行业标准已做限量规定的碳4植物糖(甘蔗糖浆、玉米糖浆等),以及我国蜂蜜相关标准中未作要求的碳3植物糖(大米糖浆、甜菜糖浆等)。在国家标准要求检测碳4植物糖的基础上,参考德国蜂蜜权威检测机构Applica的检测方法与判定准则,增加外源碳3植物糖,委托检验机构对蜂蜜中掺糖进行检测。
记者了解到,我国蜂蜜行业标准GH/T 18796-2012中明确规定,“蜂蜜中不得添加任何当前明确或不明确的添加物”,“如果在蜂蜜中添加其他物质,不应以‘蜂蜜’或‘蜜’作为产品名称或名称主词”。
13款检出
外源碳3植物糖
报告结果显示,本次60款蜂蜜中,共有14款蜂蜜检出外源糖,其中外源碳3植物糖检出13款,检出率为21.7%;外源碳4植物糖检出1款,检出率为1.7%。发现外源碳4植物糖的是一款刘氏哈蜜“土蜂蜜”,该款蜂蜜中外源碳4植物糖检出量为51.7%,不符合我国蜂蜜行业标准GH/T 18796-2012中对于蜂蜜的真实性要求,检出量(51.7%)达限量要求(≤7%)7倍之多,掺糖严重。
记者了解到,常见的蜂蜜掺糖方式是在蜂蜜中加入外源碳4植物糖(蔗糖糖浆、玉米糖浆等)。我国蜂蜜行业标准GH/T 18796-2012中明确规定蜂蜜中外源碳4植物糖的检出不得大于7%。并且,外源碳4植物糖已经有了成熟的检测方法,不过,我国尚未有正式启用的蜂蜜中外源碳3植物糖的检测标准。
为规避国标的检测,部分厂商转而向蜂蜜中掺入外源碳3植物糖。本阶段60款蜂蜜产品中,共有13款蜂蜜检出外源碳3植物糖,检出比例达21.7%。蜂蜜中掺入外源碳3植物糖一定程度上已成为行业潜规则。
通过国标检测≠真蜂蜜
记者从深圳市消委会获悉,由于我国蜂蜜行业标准中仅对外源碳4植物糖做了限量,尚未颁布涉及外源碳3植物糖的检测标准,部分厂商就钻了这个空子。
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外源碳3植物糖的检测,不少权威机构已研发出自己的内部方法。据悉,我国出口至欧盟、美国等的蜂蜜产品中,因检出外源碳3植物糖而被退货召回的例子不在少数。
本次检出外源碳3植物糖的13款蜂蜜产品,满足我国现有国家蜂蜜标准检测要求,但不符合“蜂蜜中不得添加任何当前明确或不明确的添加物”的规定;如果要出口至欧盟、美国等,则存在被退货召回的可能。目前我国尚未有蜂蜜中外源碳3植物糖检测的统一标准,国家标准急需完善。
我国去年7月已经立项制定外源碳3植物糖检验方法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中混合糖浆的鉴别》,但是距离正式发布实施仍需要一段时间。
第二阶段将比较营养品质
本次检测的60款蜂蜜中,共有46款蜂蜜通过国家和国际通行的两重检测,是不掺糖的真蜂蜜。市消委会表示,蜂蜜中掺糖,极大地影响蜂蜜的口感和食用价值。以次充好,将低价的植物糖浆按蜂蜜的高价卖出,是对消费者的欺诈。
真实纯正只是对蜂蜜的基本要求,好营养高品质才是消费者更大的追求。深圳市消委会第二阶段的蜂蜜比较试验正在开展,将对消费者比较关注的国家蜂蜜标准中的安全与质量方面指标,以及国家标准之外的营养指标进行多项检测。
抽检508家餐饮单位原料
6批次不合格
广州日报讯 (记者阮元元)记者昨日从深圳市食药局获悉,2016年11月餐饮原料的抽检结果已出炉,其中6批次不合格,合格率99.42%,比上月高出0.87个百分点。
据悉,此次抽检范围包括全市10区,不仅有餐厅,还包括了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中央厨房、连锁餐饮、集中用餐配送、工厂食堂共508家餐饮单位。共抽检了肉类、水产品、调味品、蔬菜制品、肉与肉制品、食用油、大米、乳与乳制品、面及面制品、豆制品等食品1026批次。
主要检测了食品添加剂、微生物、理化指标、食品污染物、重金属、非食用物质等,检验项目7622项次(约7.4项/批次),不合格项目6项次。
6批次不合格情况
粮食加工品:深圳市好山水海城酒楼有限公司的散装饺子皮、深圳市畅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手工面条苯甲酸和钠盐超标。
蔬菜制品:深圳市佰味佳客家砵仔菜饮食有限公司的干笋二氧化硫超标。
在干笋中添加二氧化硫主要起漂白、防腐作用,是一种被允许使用的添加剂,检出一定量的超标也不必过度担心。
水产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润景客家菜馆的鲶鱼孔雀石绿超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235号)中孔雀石绿被规定为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调味品:深圳市南山区东源食坊的味精谷氨酸钠不合格。抽检发现,这个东源食坊是因为买到了假味精才被查出,所以餐厅采购调料时应多加注意。
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不合格的情况在于谷氨酸钠成分不达标,一般不会造成食品安全风险,只说明这个味精质量不行。
一次性餐具:深圳市普联技术有限公司光明科技园分公司第一食堂的一次性竹筷霉菌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