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综合时讯>>

共建共治享安宁——新时代110工作启新篇

2020-01-10 16:42:14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题:共建共治享安宁——新时代110工作启新篇

  新华社记者 熊丰

  2020年1月10日是我国第34个“110宣传日”。自1986年广州市公安局开通我国首个110报警服务台以来,110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受理报警求助的第一平台、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窗口。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110进一步拓展思路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制度规范、强化科技支撑, 110应急处突、打击犯罪和治安防控作用进一步凸显。

  守护平安——应急处突“触发器”愈加灵敏

  江苏南京,伫立在新街口、夫子庙等知名景点、中小学校的160路“一键式报警柱”让人们倍感安心。

  一键直呼、双向语音对讲、现场高清音视频、远程语音广播喊话、预警信息与治安防范提示……系统直通巡防调度室,与街道指挥中心联动,自建成以来,成功受理群众紧急报警求助120余起、及时发现各类苗头线索30余起,利用报警前端自带的高清摄像机协助侦破各类案件90余起。

  这是公安机关110准确把握社会治安形势的规律特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安全感的新需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着力加强110指挥机制建设,指挥调度立足实战、应急处置贴近实战、信息资源服务实战,110工作规范化、实战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安徽省在全省市县城区建立网格化巡防机制,划定巡防网格1600余个、“1、3、5分钟到场处置”区域381个。四川成都市公安局推进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建设,延伸和健全了“纵向到底”的扁平化情报指挥体系。河北省公安厅积极推动建立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以治安卡点和巡警、交警、派出所等路面警力为依托的治安防控圈。广东广州市公安局精选50名特警组建“羊城突击队”,快速稳妥处置多起重大突发警情。

  不忘初心——人民“保护神”永远在线

  “前方危险,往回游!”

  2019年7月28日16时30分,厦门110水上救援队副队长蔡明阳带着志愿者贾强等在环岛路巡逻时,发现海面上3人正顺着涨潮水流方向越漂越远。巡逻队员一边迅速跑去,一边喊道。

  水流很急,眼看3名群众离岸边越来越远,蔡明阳和贾强立即背上救援浮标,下水向3名群众快速游去。当蔡明阳赶到的时候,其中一名男子已经呛水。蔡明阳和贾强立即将救援浮标交给两名男子,手托着男孩身体,让他们漂浮在海面上,将3名群众成功拖拽上岸。

  110,不仅在群众紧急情况下挺身而出,在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方面也一直在探索努力。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110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便民服务协调联动机制,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专业及时的政务服务和更加便捷的求助渠道的同时,也有效减轻了基层公安机关负担、激发了基层活力。

  内蒙古实现110接处警系统与政府12345平台的有效对接、联网运行,群众全天24小时都能获得政务公开监督与咨询、水电暖气油等方面的服务。贵州黔东南州公安局创新成立“110为民服务中心”,与当地安监、应急、供水、供电等部门联合值守,目前110社会联动单位达265个。重庆市公安局打造“110联动App”,通过整合公安警种和社会单位资源,为群众提供了更优质的报警求助服务。

  科技赋能——核心“战斗力”极大提升

  2019年12月9日10时57分,曹某某拨打110报警,称在广州市白云区石槎路,其驾驶的小车与一辆小货车发生交通事故。接报后,民警指引报警人通过微信搜索“广东110”小程序,使用首页的“交通事故快处快赔”视频报警功能,与民警进行视频连线。民警指引报警人拍摄上传事故现场情况,在广州市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平台完成事故现场取证、审核、定责,并转交保监部门开展快速理赔,减少了群众在现场等待交警、保险公司到场处置时间,有效缩短交通拥堵时长。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110始终把深化科技应用摆在突出位置,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在110接处警工作上的深度应用,服务群众、打击犯罪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极大提升核心战斗力。

  公安微信110、微博110、110移动手机客户端等网络报警求助平台的陆续开通,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极大节约了警力资源。河北省研发“公安110”App和微信小程序,与滴滴、顺丰等企业建立协作关系,开通视频报警、静默报警等。广州市公安局专门安排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女接警员组建110“寻人妈妈”团队,与“今日头条”联动处置寻人警情。辽宁、陕西等地不断完善12110短信报警平台,为无法使用语音报警的聋哑残疾人士和在特定环境下不方便使用语音报警的群众提供了快捷报警渠道。

(责任编辑:车车)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