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区域>>

柴达木盆地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取得新发现

2019-09-25 11:25:4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青海德令哈9月24日电 (孙睿)“经过近两年的勘探,柴达木盆地及周缘地质勘查成果显著,其中格尔木市妥拉海河一带发现了品质高、厚度大、埋藏浅的晶质石墨矿,2018年新增石墨资源量460万吨,通过2019年工作有望达到千万吨级超大型矿床规模。”青海省地质调查局局长李世金24日对外发布“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査大会战”阶段性成果。

当日,第二届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暨新材料博览会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开幕。

素有中国“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地处青海省海西州,面积为25.65万平方公里。海西州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种类111种;探明储量的矿产90种,钾镁锂锶等7种资源储量居中国首位,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18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是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尤其是钾肥产能占到全国的90%以上,为中国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李世金介绍,2018年6月,“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査大会战”在海西州德令哈市启动,通过近两年的工作,柴达木盆地及周缘地质勘查成果显著,地勘投入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近两年来,我们发现,柴达木盆地清洁能源矿产资源勘查稳步推进,优势重要矿产资源储量不断增加,煤炭勘查成效明显,资源量持续上升;同时,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取得新发现,其中格尔木市妥拉海河一带发现了品质高、厚度大、埋藏浅的晶质石墨矿,2018年新增石墨资源量460万吨,通过2019年工作有望达到千万吨级超大型矿床规模。”李世金说。

青海省海西州委书记、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党工委书记文国栋说,经过60多年三轮大规模资源勘探开发,柴达木盆地相继建成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基地,已形成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化工、金属冶炼和新材料、新能源、特色生物、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检测协调局副巡视员解三明表示,海西州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海西州正在成为中国西部最具投资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完)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