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洪英杰)1月21日,记者从贵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获悉,2018年,贵阳市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加快推进实体经济发展。一年来,贵阳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产业革命、工业企业加速转型和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工作深入开展,全年淘汰落后产能99万吨,减免税费203.96亿元,完成补短板投资956.7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38.3:57.7;质量强市战略深入推进,获得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项目表彰奖1个、省长质量奖2个、省长质量奖提名奖2个,颁发第二届市长质量奖2个、市长质量奖提名奖2个。
农村产业革命成效显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完成82.78万亩,种植特色农产品200万亩,乡村旅游收入150亿元,新增省级农业高效示范园区4个,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61个,成功举办贵州省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活动,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一产增加值完成153.1亿元,增长6.6%,现代农业增加值占一产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9%。
工业企业加速转型。“双千工程”、“万企融合”行动强力推进,全年新引进工业项目276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2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千企改造、一企一策”完成投资175亿元,4个项目成为国家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贵州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国家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吉利汽车批量生产,吉利汽车发动机、汉能汉瓦产品顺利下线,上云工业企业超过500个。
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3%,观山湖现代服务产业试验区成立;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1357.44亿元和12412.75亿元,增长5%和19.3%,中国进出口银行贵州分行营业,浙商银行贵阳分行筹建;接待游客1.88亿人次,增长26.68%,实现旅游总收入2456.56亿元,增长31.23%,入境游客54万人次,增长32%,新增4A级旅游景区3个,荣获2018年度全国最佳优质旅游城市,连续四年荣膺全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建成贵阳农产品物流园、普洛斯配送中心等大型物流基地,成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