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区域>>

甘肃兰州借助科学技术实现精准治污

2018-11-25 18:14:04 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11月25日电(何问、梁军)眼下正值冬季防治大气污染期,记者在甘肃兰州看到,大气污染治理惯用的“笨”办法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车载雷达等一批新科技手段,大气污染由此实现了精准治理。

黄河边一个小山坡上,几位工作人员正在架设一台激光设备,这台设备由一个三脚架支撑的白色盒子和配套电脑组合而成。开机调试好角度后,白色盒身内发射出一束绿光,笔直地射向高空,随之机身沿着四周缓缓旋转。

“这台机器名为双镜微脉冲激光雷达,正在监测兰州白塔山下这片区域的空气质量,寻找污染源。”雷达操作手瞿世旭介绍,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接受微波信号,实时监测PM2.5和PM10在空气中的分布,然后在电脑上形成图像,“颜色深浅表示污染程度的不同,颜色越深,污染越严重。”

记者了解到,这种设备配备了风廓线雷达和气溶胶监测雷达,前者通过垂直扫射可以判断风速和风向,确定污染源的运行轨迹和时空分布,后者通过水平扫射监测大气中颗粒物的分布情况和浓度,两台设施配合协作,像坐标一样精确地定位污染源。

除了雷达系统,兰州市还引入“无人机”全域巡航。兰州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杨继宏说,无人机一次飞行时间为25分钟,飞行范围可达20多平方公里,可以对城区及周边各类工业企业、土方山地、秸秆焚烧等开展全域无死角航拍取证。通过无人机的抓拍功能和夜视成像功能,操作者可以在白天和夜间通过手机应用实时直播监测结果。

杨继宏表示,近年来兰州市不断加强技术手段的运用,着力精确定位、靶向治污。除了开展走航雷达监测和无人机全域巡航,全市还建立了污染源全过程监控、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扬尘智能监测、机动车尾气红外遥感检测及秸秆焚烧远程监控共七大技防体系,全市大气防污工作由人防为主过渡到人防和技防相结合。

以前兰州曾在大气治污期间,将整个市区划成1482个网格;为逐一落实减排责任,所有重点排污企业还实行干部24小时驻厂监察。“过去靠巡查员一双脚满大街步行巡查,或者大冬天派专人驻厂蹲守,工作效率低下,监测效果不明显。现在运用科技手段,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为环保执法提供了很大方便。”杨继宏说。

杨继宏说,技术防控能够全时段、全方位监控各类污染源排放情况,科学分析研判污染物迁移变化规律。由于及时掌握了污染源位置,执法人员可以直接根据所供线索,及时抵达现场处理,真正实现了治污从“大水漫灌”式管理变为“精确滴灌”式防控。

(责任编辑:李素)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