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企业风采>>品牌推荐>>

行业全面淘汰低能效变频,长虹空调扛起一级能效大旗

2017-11-03 10:27:44 中国质量新闻网

双十一将至,各种促销战、价格战甚嚣尘上,而以变频一级能效为代表的长虹等品牌将开打以变频、高能效、高端精品为主的价值战、新品战。专家预测,此次双十一,在年底的市场热潮中,高端化、精品化将成为空调市场的消费趋势,长虹等品牌变频空调一级能效产品领跑者将更受青睐。据悉,2016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共同颁发《空调能效领跑者》产品目录,空调行业仅长虹等四家公司入围,绝对是行业技术能力、企业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含金量极高。

随着购物狂欢在即,各种促销活动蜂起,消费者眼花缭乱,非常容易被一些厂家误导,甚至有可能为厂家清理库存买单。这些库存产品中,有不少僵尸空调和高能耗产品,成为消费者享受购物狂欢节的陷阱。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能效领跑制度的升级,高能效产品的普及才是大势所趋,3级能效空调恐沦为退市产品,建议消费者购买一二级能效产品,避免消费陷阱,最终导致花了大价钱也没买到国家倡导、性价比高的高能效产品。

低能效高能耗空调进入退市倒计时

早在2015年,七部委联合印发《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专家认为,与过去着重淘汰和限制高耗能企业的政策不同,能效领跑者的重点是鼓励先进。在用能产品领域,变频空调成为首批入选领跑者名单的产品之一。

去年,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工信部节能司、质检总局计量司联合发布《关于拟入选2016年度家用电冰箱、平板电视、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领跑者”产品的公示》,发布了2016年度家用电冰箱、平板电视、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领跑者”产品。政府提出的“领跑者制度”在产品的节能性上提出了更为苛刻、细节的要求,长虹空调把节能作为研究开发的创新要义,率先入围国家能效“领跑者”。在一连串持续性的政策的引导下,高能耗空调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甚至就连变频3级能耗空调也难过了,高能耗空调正逐步走向退市倒计时。这一点,得到了企业和市场的双重回应,长虹空调率先扛起普及变频空调的大旗,将定频空调赶进死胡同。今年,高能耗淘汰战升级,直指变频3级空调,真正实现能效领跑。此轮由长虹空调拉起的低能效变频空调全面淘汰赛,将加快我国一、二级高能效变频空调的快速普及,对我国高能效变频空调的普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专家表示,能效标识制度实施已有10年,加速2000多家空调生产企业优胜劣汰,促进空调品牌企业发展。能效领跑者制度重点鼓励先进,去年共有4家企业45款空调产品入选能效“领跑者”计划,一二级变频空调进一步占据市场主流。专家呼吁,空调产业亟待更多强有力的政策调控和补贴,以淘汰高耗能企业和产品,推动节能空调市场良性发展。

长虹空调全面淘汰3级低能效变频空调

自1996年成立以来,长虹空调始终立足节能与变频产品的普及与升级,凭借享誉国际的博士专家团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自主研发出行业领先的6大军工科技、9大健康科技、5大变频科技、5大高效节能科技。2014年底,长虹空调微通道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成为行业少数获此殊荣的企业之一。此外,长虹空调自主研发的直流变频精确控温技术荣获国家专利,领先行业平均水平3-5年,引领国内变频空调产品升级。

2015年底以来,长虹空调在行业率先完成一级能效产品的全面切换,通过“全民抢1级”等大规模的市场活动加快推进能效的迅速普及并逐步占领一级能效的制高点。去年,长虹空调共8大系列27款产品入围国家能效“领跑者”,涵盖了长虹空调目前主销的绝大多数一级节能产品,在行业入选品牌中位居前列。同时,连续两年入选国家工信部“能效之星”,这一成绩的背后,是长虹瞄准一二级高能效产品,全面彻底的战略驱动。

与其他品牌不同的是,长虹不仅完成一级能效产品的全面切换,也在行业内率先彻底停止生产3级变频空调。1级能效是行业最省电的能效等级,节能水平在ECO模式下一晚不到一度电。二级能效属变频节能的普通水平,三至四小时一度电。然而,3级能效已达到红线临界水平,其3级产品在压缩机的等级、在材料及材质上都逊色于2级以上的能效产品。显然,制冷、制热效果远不如2级以上变频节能产品。

有专家认为,随着能效领跑越来越严格,3级能效空调恐将沦为在短期内就要淘汰的能效等级。他建议,买空调还是要买一二级能效产品,主要是变频空调效果比定频空调更好,还更节能、更舒适,而且变频与定频的价差越来越小。事实上,目前,买空调选变频的顾客高达80%以上,变频空调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而接下来,一二级低能耗空调也将有望成为引领空调行业能效再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

(责任编辑:李素)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