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区域>>

河北平泉:1268名新型职业农民成为高效农业生力军

2017-06-07 16:53:18 新华社

  新华社石家庄6月6日电(记者 曹国厂、费洪海)河北省平泉市桲椤树社区农民杨建会正忙着把菌棒运往菇棚,村民刘金刚前来求助:“建会,我家不少菌袋发霉了,你快帮我看看咋回事?”他放下手里的活儿,边说边往刘金刚家走:“菌袋发霉很可能是蒸菌时没蒸熟,或者种菌时消毒不彻底。”

  今年37岁的杨建会在当地是出了名的食用菌种植能手。平泉2013年被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试点县之后,杨建会在农村党员干部双带夜校学习了食用菌栽培技术,并被重点培养。

  如今,在他的带动下,桲椤树社区食用菌园区已达到3600多亩,成立食用菌合作社两家,家庭农场主36名,从事食用菌大户78户,每户年增20万元左右,解决了1100多名农民就地就业。

  平泉“七山一水二分田”,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据平泉市农牧局副局长郭旭彦介绍,结合当地“菌菜畜果”等特色主导产业,依托农业产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农业部门精选培育对象,三年来,像杨建会一样,共有1268人通过培训逐渐成长为会经营、懂技术、善管理的“食用菌专家”“蔬菜专家”等新型职业农民。

  据介绍,除了培育职业农民,平泉还发展种养大户800人,创建农业专业合作社79个,申报现代青年农场主168个,参与土地流转2万亩,带动20000多名贫困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如今,平泉70%以上的种养园区和专业合作社是由新型职业农民领建和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发展高效现代农业的生力军。

  郭旭彦说,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方法上,平泉组织产业规模生产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负责人到北京、秦皇岛等多个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及休闲产业园区学习,并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农业专家以及电商专家,对农业生产、种植管理技术、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进行讲授,引导农民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车车)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