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频道>>

2016水溶肥国际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2016-01-19 08:54:04 中国质量新闻网

    破解农业发展多项难题水肥一体化推广势在必行

   2016水溶肥国际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记者韩维阳)1月15日,由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养分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诺贝丰(中国)化学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水溶肥国际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农业部、水利部、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以色列大使馆、中以农业交流合作中心及西班牙大学、挪威生命科学大学的有关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国内种植大户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旨在促进水肥一体化在中国的应用和推广,探讨“十三五”期间节水节肥高效农业的健康发展。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和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水资源匮乏、能源自供不足,资源约束日益趋紧,但目前大水漫灌、过量施肥等粗放生产方式,造成了我国肥料利用率明显低于农业发达国家,还带来土壤板结、酸化等一系列问题。水肥资源约束已经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作为破解以上难题的综合配套措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和施肥融合到一起,具有明显的资源节约、自动高效的优势,从而被誉为现代农业的“一号技术”。

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节水处处长杜森作报告

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教授Lars Bakken(拉斯·巴肯)作报告

诺贝丰(中国)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刚致辞

   就我国水肥一体化发展现状与趋势,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节水处杜森处长指出,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水肥一体化是“控水减肥”的关键途径,目前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大概在467万多公顷,根据农业部部署,到2020年,将新增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533万多公顷。杜森指出,未来推进水肥一体化应加强研发配套产品、完善技术模式、强化示范推广、优化推广机制,政企研多方合力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全面发展。

西班牙大学灌溉管理教授Jorge GarciaMorillo(乔治·加西亚·莫利欧)作报告

以中农业交流合作中心(ICAC3)首席代表Kovtun Valery(科凡)作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陈清教授作报告

   水利部灌溉排水发展中心灌溉处副处长顾涛在题为《中国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形势》的报告中指出,节水灌溉的目标是到2020年,农田有效灌溉率达到55%,节水灌溉率达到64%,发展高效农业灌溉面积1920万公顷。这将为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供有利条件,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支撑和保障。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立庆回顾了水溶肥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水溶肥发展的新趋势,对行业发展提出建议。王立庆指出,节水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实现水肥一体化,不仅需要研发化肥新产品,还需要发展配套的灌溉设备。国内目前迫切需要加大农业领域应用与推广上的力度,使得水溶肥这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肥料在我国农业领域发挥其优良效能。王立庆在谈到我国水溶肥产品生产现状时指出,产品标准滞后,标准不统一,监管乏力,市场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多等问题,亟待解决。

   会议中,来自以色列、西班牙、挪威等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成熟国家的知名教授、以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也就水溶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经验及发展建议作了深入探讨。西班牙大学灌溉管理教授乔治·加西亚·莫利欧就精密的灌溉系统和新技术对用水和生产成本的降低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教授拉斯·巴肯就水溶肥堪称对肥料养分管理及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最佳工具议题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以色列大使馆国际农业科学与技术参赞尤博恩分享了以色列农业技术对中国和全世界的影响。以中农业交流合作中心首席代表科凡就以色列沙漠农业奇迹,科技改变农业议题与大家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养分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陈清教授就水肥一体化技术关键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水肥一体化的关键设备、关键产品和适宜模式,认为未来的水肥一体化不仅要满足作物营养生长需求,还要解决作物生产障碍问题。

   诺贝丰(中国)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正大集团执行副总裁魏刚介绍,诺贝丰一直致力于把世界上最高端的水溶肥和先进的滴灌设备引入中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融合以色列先进的滴灌技术和资金,依托金正大的国家级研发生产平台,以领军企业的责任感专注于中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引领中国水肥一体化的潮流,助力中国农业可持续性发展,为广大种植者创造更高收益。

   据悉,诺贝丰计划在中国投资10亿美元,打造世界最大的水溶肥生产基地。目前诺贝丰山东临沭基地一期年产30万吨已顺利投产,这对于中国水溶肥行业发展具有重大的里程碑式意义。预计2016年底,华东、西南、西北各生产基地将陆续建成投产,百万吨产能将出现在中华大地上,2018年,诺贝丰水溶性肥料总体产能将突破220万吨。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