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温枢刚建议
加强我国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
□ 本报记者 贾润梅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碳排放双控,当务之急是先摸清‘碳家底’,这必须要以准确的计量、健全的标准和可信的认证为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建议要加快建设碳排放连续监测体系,全面加强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产品碳足迹核算认证体系。
温枢刚提出,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加快研发高准确度烟气流量测量技术,扩大碳监测试点行业覆盖范围,增加参试企业,健全监测数据质量控制评价体系。
同时,温枢刚建议构建全国碳排放在线监测管理平台,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重点行业碳排放数据实时监测、自动校验和智能预警。逐步将碳排放连续监测纳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核算体系,与核算法形成数据交叉验证,提高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数据质量和报送效率。
在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温枢刚建议由政府部门引导,行业协会组织,龙头企业牵头,汇聚产业链上下游力量,抓紧研制火电碳监测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由行业协会牵头搭建碳足迹数据中心,共享上下游数据资源,逐步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
温枢刚表示,应加快推进碳排放国际标准工作,鼓励龙头企业发挥技术和产业优势,依托国际标准组织,积极主导制定碳排放国际标准,推进国内标准成果向国际标准转化。
“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温枢刚认为,要定期发布国家、区域和省级电网排放因子,并形成动态更新机制。规范碳足迹核算认证机构市场准入管理,支持将碳足迹纳入绿色政府采购、企业绿色供应链建设和产品市场准入体系,鼓励采信国内第三方机构核算认证结果,培育我国碳核算认证服务龙头企业。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碳足迹核算认证机构资质互认机制,提高国内认证机构国际认可度。
《中国质量报》【2024两会·提案议案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