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与之适配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的强力支撑。
NQI服务于国民经济各领域,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基础,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柱,改善民生福祉的坚实技术保障,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技术支撑。
对于企业和产业发展而言,NQI尤其重要。高精度的检验检测设备、计量手段和权威统一的质量标准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合格率,推动企业提供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计量精度的提高和质量标准体系的完善有利于降低企业内的生产加工误差和企业间的生产协作误差,实现经济运行的降本增效。正基于此,有人将NQI称为“解决全球质量问题的终极答案”。
从有关NQI建设的内容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到《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实施“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增效工程”,再到各地各部门出台各种有关NQI建设的政策文件,近些年,NQI概念及其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并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而NQI支撑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作用日益凸显。
不过,从目前情况看,我国NQI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比如,NQI技术能力相对薄弱,部分领域NQI供给不足,中小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偏低等,特别是存在“重工业制造业、轻服务业”的结构性失衡,服务业领域的NQI建设明显落后于工业。
面向未来,面对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终极答案”还需要再解答。这就要求统筹完善NQI建设顶层设计和配套政策,提升NQI的国际影响力和主导权,推动质量技术研发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推进服务业和新经济领域的NQI建设,补齐部分领域NQI短板,使之真正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适配,真正发挥支撑推动作用。
《中国质量报》【老胡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