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中心>>2024年全国两会专题>>

部长与代表异口同声谈新质生产力

2024-03-06 10:54:56 中国质量报

从两个通道“和声”中感知创新驱动的旋律

部长与代表异口同声谈新质生产力

□ 本报记者 何 可

偶然的背后往往是必然。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开幕会前后的首场“代表通道”和“部长通道”出现了一次奇妙的跨时空“相遇”——全国人大代表高纪凡、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不约而同谈到了同一个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这是一次极小概率的偶然,也是回答中国发展之问的必然。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所分析的,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放在新一年工作部署的第一条不同,今年的工作部署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首要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提振内需不再是核心问题,而是对于拉动内需的动力,我们要告别单纯的政策刺激依赖性,转向依靠生产力的变革、生产关系调整带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内生性地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弹性。

“和声”始于“追光者”。从10年前原材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到如今占据市场规模、技术水平、生产制造、产业链完善程度“多项第一”,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作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之路上的见证者与奋斗者,高纪凡仍然清晰记得2010年天合光能的核心技术变成国际标准的所有细节。“此前光伏行业的所有国际标准都是由国外企业制定的,我决心要改变这个局面。当时,光伏组件的质量保证期只有15年,我深信通过技术创新突破,完全可以让光伏组件的质量保证期做得更长。”

据高纪凡介绍,光伏行业每5年都要进行一次大的技术迭代,谁能研发出转换效率更高、输出功率更大的光伏组件,就能快速占领市场份额。“一路走来,我深深体会到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虽然要经历千辛万苦,但是只有牢牢抓住创新不放松,才能收获‘一览众山小’的喜悦。自己将以一个科技创业者的坚韧执着,坚定不移开展自主创新,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拼搏奋斗,争当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路者。”

高纪凡是科技工作者,今年“部长通道”的“首声”同样属于科技领域。针对记者关于我国科技创新驱动新进展的提问,阴和俊说,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

去年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出现了一片新气象。从成效来看,量子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的原创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正式投产,C919大飞机实现了商业化的应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新三样”增速显著。

阴和俊说,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我们国家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了基础,注入了动力。

“刚才阴部长跟大家介绍,全国的研发投入去年是3.3万亿元,其中中央企业的投入是10660亿元,接近全国的1/3,我们的研发投入强度,如果以增加值来计的话,是10.2%,全国是2.64%。”接过阴和俊的话匣子,张玉卓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更直观地解读。

张玉卓说,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原创性成果,要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上,“创新”和“质优”是重中之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要靠大家一起来营造,中央企业要摒弃一些过去落后的理念,比如短期投资、短期收益、追求规模、追求脱实向虚、“挣快钱”等,树立在新质生产力上有所作为的理念。

部长、代表在回答问题时的不谋而合虽属偶然,却传递出强烈信号,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中国质量报》【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第32届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上海 ...

  • 重庆江北:校园食堂现场抽样

  • 江西省万载县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安全 ...

  • 重庆市九龙坡区真抓实干奋力交出全域 ...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药品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