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在国新办吹风会上透露
近万人直接参与《政府工作报告》修改
本报讯 (记者 徐建华)“总体来看,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议的人数众多,光中国政府网就有160万人提出建议,还有其他媒体搞的活动也有几百万人,所以数量是巨大的,涵盖了各个职业和年龄段人群,具有广泛代表性。”3月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吹风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透露,直接参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修改的大体算下来有一万人,包括4000多位地方和部门负责人,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其他方面人士。
在黄守宏看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具有三大特点。
一是《政府工作报告》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所谓上接天线,是《政府工作报告》把准政治定位,全面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这可以说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最突出、最重要的特点。”黄守宏指出,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都一致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所谓“下接地气”,就是《政府工作报告》把准社会脉搏,充分反映了民心民意、回应了各方面,特别是基层、群众、企业的关切,各项政策和举措符合实际、贴近群众、贴近企业。黄守宏介绍说,起草组充分听取了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稿子形成后又印发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征求意见,从中梳理出1100多条意见建议。
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报告》起草高度关注,通过各种方式提出了大量建议。比如,中国政府网今年联合29家网络媒体平台开展了“@国务院 我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的建言献策活动。截至昨天(3月4日),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60万条,比去年增长82%。中国政府网从中精选出1150条有代表性的建言转给起草组。此外,在征集活动中,还收到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网友建言。
二是《政府工作报告》上下贯通、融为一体。《政府工作报告》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社会各方的诉求、意见建议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转化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具体的任务书、施工图和政策清单。“《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是讲重点、讲概要,现在1.69万字。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就是要讲具体、讲详实,现在计划报告有5.89万字,预算报告1.95万字。从篇幅上就可以看到,3个报告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黄守宏说。
三是《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务实平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遵循报告的文体规范,力求平实朴素,尽可能做到言之有物。讲去年的成绩,注重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不作渲染;讲去年工作突出年度特色特点,也没有面面俱到。部署今年工作着重讲新安排、新举措,对需要持续推进的重要工作、需要持续实施的重大战略,尽可能做了精炼概括;安排各项政策和工作举措时注重讲干货。力求针对性强,提出的政策举措有用管用,真正以实招、硬招、暖招回应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关切。语言表达上尽可能通俗简洁,让老百姓能听得懂,能理解。”黄守宏说。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