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北京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
□ 本报记者 胡锡丰
2月20日,农历正月十一,记者跟随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苹果园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来到辖区内的一处大型物美超市开展元宵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这里的客流量很大,我们经常一周要来三四次,元宵节临近,我们加大了对商超、便利店、食杂店等销售的元宵、汤圆等节日食品的检查力度,这里是此次专项检查的重点。”该所执法人员王凯说。
超市内,散装元宵销售柜台前消费者摩肩接踵,十几种不同口味的元宵在满足更多食客味蕾的同时,也给节日增添了多样的色彩。
销售现场,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散装元宵销售环境是否干净整洁、明码标价,食品标签标识是否完整、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是否落实到位。
“一些商户售卖多种口味的散装元宵,但仅公示了其中部分产品的食品合格证信息。我们会提示商户尽快补全信息,更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王凯边检查边告诉记者,虽然散装元宵种类多样,但仍需将每种口味的产品合格证信息一一公示给消费者。
不仅散装元宵销售火热,还有不少消费者选择预包装的元宵、汤圆。在元宵、汤圆冰柜前,执法人员除了检查常规信息,还重点检查储存环境是否符合规范。
“临近元宵节,选购预包装元宵、汤圆的消费者很多,这个冰柜一定要盖好,保持元宵、汤圆在适宜的温度里储存,避免出现变质的情况。”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一处冰柜的温度略高出贮存温度,立即向销售人员发出提示。
“检查过程中,我们会引导商户强化食品安全意识,提醒食品经营者履行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管理、守法经营,严把进货质量关,严防‘三无’、质量不合格、过期变质的元宵、汤圆类食品流入百姓餐桌,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王凯说。
不知不觉间,检查进入尾声。离开前,执法人员还不忘提醒商户妥善处理节后未售完的元宵、汤圆,避免出现食品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等问题。
走出商超时,龙年的第一场春雪不约而至。悄然降临的春雪,滋润着大地万物,而苹果园市场监管所的执法人员们,也即将重新奔赴下一个目的地。
《中国质量报》【新春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