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管理>>

安徽广德市市场监管局:凝心聚力提质效 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09-06 09:46:01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24年,安徽省广德市市场监管局切实发挥好市场监管助力发展、保障安全、服务民生的工作职能,有力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为全市发展稳定大局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深化改革不懈怠。全力开展“建设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改革,重点围绕经营主体规模结构、活跃程度、合规经营、竞争能力、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等6个方面确定19项指标,通过三年时间探索构建高质量经营主体监测体系。围绕经营主体准入、准营、退出全生命周期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在餐饮单位、食品生产、乡村民宿、药品零售、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等重点行业探索推进“证前指导”,已指导40余户经营户,为经营主体避免盲目投资100余万元。持续深化个转企改革,个转企达205家。开展长期停业经营主体清理、无照经营整治,落实无照经营常态化清理多部门排查机制,建立工作台账,每季度市长工作例会通报,已排查全部个体工商户总数的72.17%,注销2700户,拟吊销577户,立案查处无照经营3户。

安全保障不松劲。联合市教体局对全市学校食堂开展食品安全量化考核工作,有效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治理水平。通过引进第三方检测公司,有效保障全市31个食用农产品快检室正常运转。开展3·15曝光产品排查、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过期食品经营许可证清零、学校食堂检查等专项行动,办理食品案件301件,移送公安、农业农村部门4件。出台《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实施意见》、修订完善《“四员”管理实施办法》。对药品零售企业未凭处方销售处方药、执业药师不在岗等违法行为进行“一案双查”和发放“告诫书”实行“双告知”,立案查处药械妆案件96起,移送卫健、公安部门抄告函4份。推动1家生产加工企业(黄精)参加“十大皖药”基地创建。实施全市特种设备监管情况通报制度,加强与各属地、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完成5台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立案查处改装电动车案件3件。开展教育、旅游、医药、殡葬、物业服务等重点民生领域价格提醒告诫、专项整治,办理价格违法案件25件,其中学校(幼儿园)不执行政府定价、重复收费案件3起;物业公司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案件2起,责令退还多收价款142万余元。

质量提升不动摇。提请市政府印发《开展高价值发明专利提升行动方案》下发至各职责单位,并联合属地乡镇及所走访企业开展高价值发明专利提升行动。指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用标企业规范用标,4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用标企业达81家。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建设,广德电子电路(PCB)产业园工作站建设获批。邀请省局专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开展专利预审和专利开放许可培训,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量,缩短专利授权时间。以“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工作站”为窗口,探索建立局及所与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工作站一体化发展机制。“鬼秤”事件后,通过明察暗访及时开展电子计价秤计量专项整治,检定电子秤982台,没收不合格电子秤11台,立案查处电子秤作弊案件10起,并通过融媒体进行宣传,取得积极社会反响。查处全省首例流通领域销售电子计价秤案件,并率先在涉案集贸市场的红黑榜公示电子秤计量违法案件。不断加强专项检验检测服务,检验检测中心获评全省首批A级等次。

创新服务不停步。为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行为,通过建立入企工作协作群,制定入企检查报备事项,将局内科室所之间能合并检查的一律合并检查,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干扰的同时保障了监管不缺位。针对企业易发生违法行为的环节,通过发放针对性的提示函等方式,提前指导,提醒到位。邀请专家对企业进行食品标签相关标准培训,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培训,并进行现场帮扶指导。对1家公司举报称商业秘密被侵犯,造成经济损失30余万,及时开展调查,依法将该案移送至公安部门处理,减少了企业损失,保护了企业合法权益,同时,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完善保护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针对职业投诉举报人滥用投诉举报权利,严重困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现象,开展针对性指导,帮助完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针对多个职业打假人举报全市多家企业在自建网站使用不规范中国地图发布广告行为,通过开展上门送法宣贯、企业服务群提示提醒等多种方式督促各企业开展自查整改,避免因违法受到处罚,进而影响企业资质评定、招投标、奖补申报等问题。

乘骥以驰,破浪前行。作为守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坚强后盾,该局将继续践行“监管为民”的核心理念,准确把握市场监管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着力点,把握好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发展和安全三对关系;聚焦重点任务,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守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持续改革创新,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做好群众贴心人,写好“可感可及”的民生答卷,推动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万安义)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上海:开放临港 共创未来

  • 安徽淮北: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

  • 广西梧州市16万公顷早稻陆续成熟

  • 上汽通用汽车RoboTest无人化 ...

  • 探营梅赛德斯-奔驰:服务用心 不厌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