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管理>>

襄阳市6家企业17个产品荣膺首届“湖北精品”称号

2024-04-08 17:49:48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首届“湖北精品”认定名单,襄阳市16家企业的17个产品荣膺首届“湖北精品”称号。2023年,襄阳市市场监管局作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以下简称“两新”产业)的牵头单位,深入开展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市规上新能源新材料企业达到156家,工业总产值563.48亿元,同比增长10.3%。

以质量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占领“两新”产业链新高地

一是通过一系列的认证、开放实验室、成果转化等措施,襄阳依托先进测量体系让产业链“看得准”,不断推动产业链质量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该市帮助湖北新华光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检测计量中心并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协助国家复合材料及制品质量检验中心在襄阳召开“全国新材料微束发展技术研讨会”;襄阳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大力度推进知识产权相关工作,2023年襄阳市新材料产业发明授权169件,实用新型823件。二是强化产学研衔接,联合相关机构举办湖北大学新能源新材料创新科研成果项目对接会,湖北金艺佳、湖北大学、第三方质量技术服务机构达成投资2000万元共建药品包材实验室、联合开展“抗菌材料在食药包装应用”项目的研发合作意向。三是积极占领标准新高地,该市信息与标准化所适时为经营主体提供高质量标准化服务,湖北新华光参与3项国际标准制定;2023襄阳两新产业链内企业获批立项并主导参与发布主导国家标准17项;新材料分析与技术委员会主导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24项;湖北隆胜四海获批“新材料国产替代标准化省级试点项目”。

以质量人才创造新质生产力,培育“两新”产业链新优势

一是该市定期统计企业人才需求清单,联合高校和人力资源公司,精准高效地帮助企业引进质量人才。2023年,已帮助企业引进质量人才86名,其中包括1名博士,18名硕士和67名本科生。二是针对部分质量从业人员质量理论功底薄弱、学历偏低的情况,襄阳举办多场培训,以满足企业提档升级的需求。三是为了奠定链主企业与沟通对话的质量话语基础,培训了369家次链主企业及其配套供应商,共684名供应商管理人员,产业链内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四是对引入的人才,主动创造条件,建立专家库,邀请三方机构协助,组织推进各类质量诊断改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襄阳市“两新”产业链42个QC改善成果产生直接经济效益7220.98万元,其中,湖北新华光QC改善项目11个,创造价值283万元。

以产业转型激活新质生产力,打造“两新”产业链新动能

一是襄阳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企业提升关键过程控制能力,并开展标准先进性评价。在湖北省首批发布的“湖北精品”认定名单中,襄阳16家企业17个产品荣获该称号。二是该局先后帮助14家企业获批高新技术企业,使全市“两新”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到29家;汇尔杰、双登润阳、国网绝缘子等公司被评选为国家级绿色工厂。三是积极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辅导5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如帮助国网绝缘子利用精益理念完成套装车间10kV绝缘子产线优化工作,使生产效率(人均每班产量)提升30%,生产周期时间降低45%,员工的劳动负荷降低20%。联合质量服务专业机构和本地信息化服务商,从人、机、料、法、环、测信息的规范和采集入手,帮助国网绝缘子公司新建质量追溯系统为质量异常改进提高准确追溯平台支撑。同时从蒸汽质量的精准计量入手,帮助进源热能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建设智慧热能综合管控平台,解决了供热系统的定量分析、质量损失的精细化管理、负荷调度及运行方式优化问题。

以机制政策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两新”产业链新发展

一是通过“周碰头,月调度”的方式,实行质量产业联动机制。将质量提升工作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同时开展补链、延链、强链工作。2023年,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45次招商引资活动,协调解决了35家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的困难问题。二是与发改、经信、科技、人社、金融等部门协同联动,共同发力,全方位提供各种政策要素支持,并依托“两新”产业质量提升项目绘制产业链质量问题图谱,持续开展产业调研活动,通过走访企业,准确掌握企业在质量链、产业链存在的短板弱项,开展定向招商引资活动。通过产业链补齐质量链,依托质量链整合产业链,不断提升“两新”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2023年,全市共签约了14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076.04亿元,同比增长41.85%。共推动了81个“两新”项目开工建设,51个项目竣工投产。(通讯员韩国华 彭莺)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不到20万元的热门合资纯电轿车—— ...

  • 天津市武清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计量 ...

  • 清明假期3天国内旅游出游1.19亿 ...

  • 浙江省杭州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在使用 ...

  • 数十名车主投诉星途追风后备厢漏水问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