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1月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公布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示范县名单,合肥市蜀山区成功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成为全国30个、全省4个示范县(区)之一。
创造有为有位。锚定“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区”目标,完善工作方案,狠抓创建工作落实,着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截至11月底,蜀山区专利授权量达4980件、有效发明专利量达7411件、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573件,均位居全省第四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8.9件。商标有效注册量同比增长10.8%,达64324件,位居全省第一。
运用有力有效。通过调研走访了解企业所盼所需,帮助企业摸清现状,对企业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数量、质量、保护状况,以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进行全面复盘评估。2023年,全区1件专利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件专利分获第十届安徽省专利奖金奖和优秀奖。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中国专利金奖2件、银奖1件、优秀奖4件,安徽省专利金奖2件、银奖1件、优秀奖17件。
保护有章有法。积极助力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以自贸试验区蜀山区人民调解组织管理为切入点,不断完善调解工作制度和程序。2023年,共调处诉前案件31个,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6个,撤回不以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1320件;立案查处假冒商标侵权案件25件,罚没款15.6万元,1件标志类案件获评省级典型案例;2件商标入选第二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点商标保护名录。
管理有板有眼。大力宣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奖补政策,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项目,做好银企对接,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3年,推荐“安徽省创新主体专利申请精准管理名单”19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20件,开展知识产权“贯标”认证24家;全年开展专利质押11笔、商标质押6笔,实现融资8464万元;兑现知识产权奖补政策,市、区两级奖补企业96家共500万元。
服务有声有色。通过实地到企业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当前存在的困难、急需解决的问题、企业发展的方向,精准找到企业在推进知识产权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卡。成功组建蜀山区知识产权(志愿)服务工作站,组织开展11期知识产权专项业务培训,服务企业300余家。1篇工作动态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亮点,1篇案例入选省级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案例。(周书悦 通讯员杨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