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累计认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230家
本报讯 (记者 王 越)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省政府共建国际一流湾区知识产权强省推进大会在广州举行,佛山市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
据了解,今年佛山市获得33项第24届中国专利奖,数量位居广东省第3位。其中,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外观设计银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8项和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3项。佛山市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持续激发创新活力,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佛山市召开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加强人财物保障。召开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大会,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合作共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与各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签订共建知识产权强县(园区)合作框架协议,各试点示范县与特色产业镇签订合作协议,形成省、市、区、镇“四级共建”示范城市工作格局。
该市开展知识产权“培优工程”,建设11家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截至目前,佛山市有效发明专利量突破4.96万件,同比增长2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51.96件,同比增长24.39%;有效商标注册量突破65万件,广东省排名第三,同比增长11%;累计认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230家,广东省排名第二,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提升;连续两年承办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共促成意向签约项目46个,投融资总额达20.25亿元。
佛山市举办“高价值专利成果转移转化大赛”,对知识产权创新成果进行价值挖掘和产业匹配,评出28个获奖项目,争取20个以上优秀项目达成落地转化意向。创新成立“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联盟”,建立“科研机构+高校+投融资本+评估机构+服务机构”的综合平台联盟机制,招募97家独立成员、237家中关村创新联盟团体。加强知识产权金融创新,近3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超500亿元,今年1至11月该市知识产权质押392笔,质押金额246亿元,创历年新高、居广东省第二名。
该市建立司法保护、行政保护、社会共治高效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今年以来,市场监管等行政执法部门办理知识产权案件超1300宗,同比增长23%;公检法等司法部门办理知识产权案件超7500宗,有力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和侵权违法行为。在全国首推“知识产权纠纷调审一体化处理”工作,化解纠纷1120宗,涉案金额1.29亿元,调解成功率突破50%。
创新开展专利标准化工作,开展知识产权智库惠企行动,佛山市组建咨询专家库、企业专家库“双智库”平台,引进建设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佛山中心)。建设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广东佛山)实践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佛山研究基地,创新打造首席知识产权官与首席质量官并轨的培训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建设。建立佛山市市场监管局与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佛山市司法局的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知识产权工作。
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该市建成36个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3个商标品牌指导站、8家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9家知识产权协会,佛山市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体系布点数量排名广东省第一。推进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创建,全市建成1个省级商业秘密保护基地,37个商业秘密保护维权服务站、7个培训中心,46家商业秘密保护示范企业。强化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累计服务企业超250家次,帮助企业减少损失超8200万元,护航企业扬帆出海。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