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启动电动自行车安全守护行动
团体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技术规范》发布
□ 本报记者 王 越
11月20日,以“标准共建 质量共治”为主题的广东省广州市市场监管电动自行车安全守护行动启动仪式在广东迎宾馆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团体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技术规范》。
为进一步促进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质量水平提升,在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的提议推动下,广州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牵头,会同广东质检院及相关单位编制了该标准。该标准在国家推荐性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实际,重点对电池安全指标进行补充和规范,为提升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质量安全水平提供了依据。
据介绍,该标准一是突出高温天气适应性。针对广州地区的高温天气,增加电芯高温外部短路、电芯及电池组热滥用等涉及高温使用的项目,并将热失控项目的触发条件改为更符合实际使用情况的热触发。二是突出实际使用符合性。考虑到随使用时间增加,电池组保护板元器件老化损坏,保护功能下降的情况,对“循环寿命”项目要求每充放电100次后,进行一次电池组保护电路的保护性能考核。三是突出电池组管理的安全性。增加了过充电、外部短路等电池组安全项目,提高电池组安全性能指标;增加了温度报警和预警、过电压预警、数据上传等项目,加强对电池组管理系统的安全保护功能。
活动现场,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质量违法十大案例,警示提醒广大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广州市电动自行车协会现场举行了“老旧车惠民换新”活动,以让利发放换购补贴券的形式,鼓励市民淘汰置换现存旧国标车及其他老旧车辆。现场还启动了“电动自行车公益安检进万家”活动,由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队伍将进社区开展电动自行车公益安检,帮助市民群众排查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活动争取覆盖广州全市的142个街道里的村和社区。
近年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生产、销售环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成立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工作专班,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
多措并举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该局引导该市17家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3057家销售店全部签订《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门店主动公示“禁止非法改装”承诺,并督导经营者对照承诺内容开展自查自纠。多次开展面向所有经营者的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合规培训,反复督导经营者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该局联合广州市公安局、消防救援支队,对全市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企业进行集体约谈和警示教育,联合广州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共同推进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持续加大质量抽检力度。该局坚持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行业质量提升为导向,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让监督抽查成为发现质量问题的利器。2022年以来,广州共抽检电动自行车及配件377批次,抽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对不合格产品生产销售企业严格依法落实整改、处罚、通报、公告等监管措施。
跟踪强化认证活动监管。该局对全市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企业的认证活动进行全覆盖检查,督促认证机构对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进行获证后跟踪检查,累计暂停证书6张、撤销证书16张、注销证书30张。对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5家发证机构进行约谈,督促认证机构进一步加强获证企业证后监管,严格落实发证责任。
持续提升监督执法效能。该局坚持深挖细查、发现就打,每周开展常态化专项执法行动,积极采取夜间执法、与交警部门联合执法以及组织集中攻坚百日行动等方式,增强监督执法效能,从严从快从重打击各类质量违法行为。2022年以来,广州共查处电动自行车质量违法案件案件575宗。今年以来,全市查办案件数量是去年全年立案总数的2.1倍,连续两年查办案件数量居广东省第一。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