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肖永琦)近日,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5省市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协作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分析通报有关情况,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区域间协作不断走深走实。5省市区市场监管局负责食品安全预警交流工作的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和统计分析研讨会”主要精神;对今年上半年5省市区在四川省宜宾市联合召开的西南地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区域协作会议部署的有关事项开展“回头看”,调度工作进展,协商解决遇到的突出问题;对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拟开展的协作项目进行了深入讨论,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初步形成了一系列强化协作联动、防范系统风险、提升协同能力的意向性措施清单。
会议强调,西南5省市区山水相连,生活习俗相近,地方特色食品流动密集,协同保障食品安全意义重大,巩固协作机制成果势在必行且大有可为。一要完善区域协作机制。从西南地区食品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区域协作的特点规律、风险防控的工作需要出发,探索把协作范围由省级逐步扩大到省级和部分市级,拓展区域协作的外延和深度。二要推动合作事项落地。进一步落实5省市区食品安全预警交流协作框架协议要求,发挥各地各部门工作优势,研究会商一体化食品抽检相关工作,轮值省市区加强组织协调和统筹调度,确保年初确定的地方特色食品跟踪抽检、风险信息定期通报、专家力量相互支援等有关合作事项落地见效。三要靠前做好统筹谋划。深刻理解和把握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5省市区工作实际,主动在风险隐患联合排查、风险监测结果及时通报、风险预警交流资源共享、技术队伍携手帮带等达成合作共识的项目上下深水、使实劲,既要开放合作、拓宽协作范围,又要勇于创新、突破机制障碍,推动更多领域的力量凝聚和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区域间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中国质量报》【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