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22年以来,江西九江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服务,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更加显著,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迈出了更加坚实步伐。
1.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持续提升
市政府出台了《推进知识产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了《九江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全年发放各类知识产权奖补资金600余万元,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推进了专利质量提升行动、商标品牌提升行动,政府引导作用、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发挥,有力激发企业创新创造热情,促进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持续提升。全年全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728件,新增数同比增长101.7%;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25件,新增数同比增长525%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920件,同比增长55.6 %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近4.2件,同比增长55.5%。增速全省第一。全市全年新增有效注册商标1.2万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8.04万件,新增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数达21件。全市全年版权登记作品数量达2533件,是2021年版权登记总数的5倍。先后有1家企业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0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2家企业获评2022年度江西省版权示范单位,2个园区获评2022年度江西省版权示范园区,版权示范创建工作位列全省第一。
2.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持续向好
加强专利导航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光电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引导13家企业建立专利导航工作机制,指引企业围绕产业发展趋势和核心技术开展专利布局,形成高价值专利组合,提升企业核心产品竞争力,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转移孵化中心建设,促进知识产权创造成果加速转化,2022年全市共出让专利361件,受让专利649项,高校录入专利转化供需信息50余件,为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全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达82项,累计金额近7.8亿元,有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更加凸显。
3.知识产权保护效果持续增强
九江、咸宁、岳阳三地中级人民法院、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签署了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市市场监管局与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加强知识产权犯罪办案联系协作工作机制》,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构建知识产权“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合作模式,设立并推动了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建设,实现知识产权案件就近审理、示范审理。市检察院成立了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实行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检察集中统一履行,并在部分重点企业建立了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做到“零距离”保护。全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知识产权案件18件27人,已起诉8件12人;全市法院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039件,结案率为97.93%;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33件、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用权案件6起,纠正专利标识标志不规范行为75起,2件商标案件被省局作为典型案例推荐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年全市累计查办版权案件11起,其中全国挂牌督办案件2起,知识产权保护效果更加显著,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更加有力。
4.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持续优化
引进成立了全市首家本土专利代理机构,先后在企业较集中的工业园区、经开区、专业市场等场所设立知识产权工作站15个。依托高校资源优势,指导九江学院成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搭建了全市首家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并成功入选2022年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和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全市36家企业获得贯标认证。成功指导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获批全省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培育园区。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下一步,全市知识产权战线将持续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大力推动高价值专利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大力推进专利转移转化运营中心建设,提升知识产权转化率和转化效益;大力提高产权公共服务网点覆盖率,更好满足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服务需求;大力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为创新主体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高质量发展成效,为建设现代化九江发挥知识产权更大作用。(供稿:江西省九江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