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标准天地>>

加快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2023-03-30 15:03:53 中国质量报

加快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赋予江苏的重大任务,为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统筹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持续为江苏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标准动力。

加快推动科技成果标准转化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建立重大科技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将标准作为科技创新的重

要产出。一是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实施、形成现实生产力。二是积极发挥标准化技术组织集中的优势,依托落户江苏的10个国际和75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加快江苏技术转化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三是大力培育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推动苏州、常州等地筹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新建一批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不断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

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制造强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支撑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坚守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优势,大力实施重点产业链标准化提升工程,完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标准化建设,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鼓励更多机构提供转型咨询、标准制定、测试评估等服务,更大力度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是加快建设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加快筹建中德标准化合作(苏州)创新中心,开展国际标准化项目合作、信息共享和人员交流,提升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

着力完善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围绕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一是重点完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标准体系,加快制定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等领域相关标准,增加高质量农业标准供给。二是强化各类农业标准实施,支持新型农业主体开展农业标准化试点,运用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完善度假休闲、乡村旅游、民宿、“一村一品”等特色乡村产业发展相关标准,加快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相关标准,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实施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

把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作为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一是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领域,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制定实施一批特色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开展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开展社会治理标准化行动,加快研制“一网通办”“跨省通办”“苏服办”等相关标准,推广实施“不见面审批”服务地方标准,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三是加快推进标准数字化,建设江苏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与国家标准馆的交流合作,筹建江苏数字标准馆,不断增强标准数字化服务能力。

江苏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着眼标准国际化、用好省部合作大平台,推进江苏在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工作中取得更多更新更实的成果。


“数”读江苏标准化

近年来,江苏大力开展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全力推动标准供给、标准运用、标准化驱动力和标准化发展方式“四个转变”,加快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各领域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发布现行有效省级地方标准4389项,牵头和参与起草国际标准107项、国家标准6394项,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10个、全国秘书处75个,设立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67个,开展各类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2625个,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标准24.7万项、团体标准1758项,标准化工作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发布一个纲领性文件

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统筹全省标准化工作、深化标准化工作综合改革、推动标准制度型开放,引领江苏省标准化工作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迈进。《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江苏省标准化工作要实现“四个明显增强”的重要目标及具体指标,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即:标准化综合治理效能、支撑引领作用、开放合作程度、创新发展基础4个方面明显增强;同时实现新增牵头起草国际标准60项以上、国家标准1000项以上等10项具体量化指标。《实施意见》明确服务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标准化自身发展的7项任务。第一,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第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标准化水平。第三,强化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第四,推进城乡建设和社会建设标准化;第五,深化标准化改革创新;第六,提升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第七,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

实施标准创新与标准应用“双轮驱动”

积极推动标准技术内容创新。开展首届江苏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共评出5个组织奖、5个个人奖和30个标准项目奖,涵盖农业、化工、机械、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该奖项是经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评比表彰项目,每两年评选一次。组织江苏企事业单位参加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114家单位累计获奖项39个。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装备安全、水环境技术与装备等18个国家级、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

案例1:获得首届江苏省标准创新贡献奖组织奖的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玻纤院),是我国从事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研究、开发、生产、应用的综合性科研院所。担任碳纤维、玻璃纤维、绝热材料3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工作,建有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复合材料行业中心、国家建筑材料工业玻璃纤维矿物棉节能服务中心、江苏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检测服务平台、江苏省高性能纤维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等创新服务平台,是ISO/TC61/SC13“增强纤维和复合材料”以及ISO/TC163“建筑热效能和能源利用”两个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国内对口单位和全球三大碳纤维循环比对实验室之一。

截至目前,南京玻纤院主持制修订国际标准17项,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0项;主持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51项,制定的玻璃纤维国家标准占行业总数94%,绝热材料国家标准占行业总数72%。其主导的碳纤维国际标准ISO 10119:2020《碳纤维-密度的测定》,实现了我国主导碳纤维领域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案例2:ISO 21600《技术产品文件-机械产品数字化手册通用要求》荣获首届江苏省标准创新贡献奖项目奖一等奖。该标准是我国在数字化服务文件领域主持制定并发布的首个国际标准,一经发布就被英国、荷兰等国采用为国家标准,并被欧盟作为数字化文件要求的标准依据,正在推进纳入欧盟机械指令,同时在我国同步制定了国家标准,为全球机械行业数字化手册实现提供了规范性流程、方法与要求,为中国技术、软件、标准“走出去”作出了积极贡献。

广泛应用标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行动队邗江行”活动,深入基层和企业了解标准化诉求。与江苏省工商联联合主办2022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周江苏专场活动,以标准赋能全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南京市建立标准化活跃企业定点联系制度,首批入库企业146家,“一企一策”为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提供服务。常州推行企业标准信息员制度,搭建政企互动平台,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泰州推出“标易贷”融资增信产品,推动标准制修订企业对接金融市场,强化标准价值运用,让“标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新动能,促成首批5家企业与泰州农商行签约,融资额度达3.07亿元。苏州市率先出台《数字苏州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数字苏州建设步伐。无锡市推动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转型升级,探索建设国家数字标准馆无锡分馆试点。泰州市联合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建立标准创新基地,培育49家专利标准融合创新企业,促成542项专利转化为448项标准。

深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标准化合作

创新区域标准化工作机制。联合成立了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化建设工作组,印发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化工作轮值制度》,近10项工作纳入国家长三办、省市长三办、一体化示范区年度工作计划。

强化国际标准化协作。共同建立了长三角国际标准化协作平台,首批确定了21个试点项目,涉及5G用电缆、新材料、智慧核电等区域重点产业。

制定实施统一地方标准。共同立项24项长三角区域统一地方标准。《船舶水污染物内河接收设施配置规范》《长三角省际毗邻公交运营服务规范》等标准的制定实施,有效促进了长三角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推动基层标准化合作交流。支持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共同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共同编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标准管理办法》。上海、杭州、扬州、亳州等历史文化名城联合签署《长三角八座历史文化名城标准化合作协议》,共同探索运用标准化手段推进古城保护和开发。

推动“四大领域”同步开展标准化

一是完善乡村振兴标准体系建设。发布农业农村地方标准2559项,建成农业农村标准化试点192个、省级试点400个。打造22个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统筹推进“三品一标”建设示范典型。

二是先进制造业标准体系加快完善。完成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石墨烯产业、特钢材料等11个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发布新兴产业工业领域地方标准573项,建成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试点50个、省级试点246个。“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数字化智能工厂标准应用试点”等6个项目入围国家首批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数量居全国首位。

三是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逐步健全。围绕江苏省服务业需求,发布服务业领域地方标准538项,建成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标准化试点82个、省级试点296个。

四是社会治理标准体系建设快速推进。围绕江苏省社会事业需求,发布社会事业领域地方标准719项,建成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62个、省级试点102个。

发布十大数字化标准典型案例

1.ISO 21600-2019《技术产品文件——机械产品数字化手册通用要求》。首次在全球范围内统一了机械产品数字化手册的定义和要求。

2.ISO/IEC 30141-2018《物联网 参考体系结构》。中国牵头制定的首个信息技术领域顶层架构国际标准,奠定了全球物联网的“基石”和“宪法”。

3.IEC TS 61970-556-2016《能源管理系统应用程序界面(EMS-API)-第556部分:基于CIM的高效电网图形交换规范(CIM/G)》。创新性地提出了电网调控机构间以及与各类变电站和发电厂之间的模型和图形实时交换与共享技术。

4.GB/T37415-2019《桁架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有助于规范国内工业桁架机器人产业发展,并形成完整的安全保护体系。

5.GB/T 32739-2016《土壤科学数据元数据》。规范了土壤科学元数据组织管理,促进土壤科学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6.LS/T 1820-2018《粮食大数据资源池设计规范》。有利于提供粮食数据丰富、格式规范、访问高效的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服务。

7.DB32/T 3407-2018《食品安全电子追溯标识解析服务数据接口规范》。形成了国内食品安全电子追溯领域领先水平的食品安全电子追溯标准体系。

8.DB32/T 4155.1-2021《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共享数据集规范 第1部分:基本健康档案》。完善了区域健康信息平台的信息标准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

9.T/JSIA0002-2020《区块链基础技术规范》。有效打通不同行业和系统之间的技术屏障,防范应用风险。

10.Q/320506 SZGF YD-2017《数字光纤分布系统》。填补了我国在光纤分布系统试验与检测方面标准空白。

实施50条重点产业链标准化提升工程

围绕江苏省50条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夯实产业链标准化基础,开展标准体系研究,加快重要标准研制,优化完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到2025年,50条重点产业链标准体系将初步建立并有效实施,形成一批有影响的高质量标准,涌现一批标准制定实施和应用的典型示范企业。(50条重点产业链标准化工作行动计划起草分工)

完成3个百项标准工程

承担建设100个标委会秘书处。服务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需要,引导有条件的单位申请承担各类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工作,新成立数字政府、区块链和动力储能电池等省级标委会。各级标委会数量居全国前三。

案例1:标准领航江苏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产业规模大,技术集成度高,上下游产业链长,经济产值高等突出特点,正与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移动通信、智慧交通、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产业加速跨界融合,构建起全新的产业生态,是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最前沿领域。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了标准研制与科技攻关、试点示范建设、产业推广同步推进机制。近年来,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标委会强化汽车、通信、交通等行业的协同,结合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落地、产品测试验证、商业模式探索等实际需要,先后组织全省产业链相关单位牵头和参与了30多项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有力支撑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

案例2:统一换电标准引领新能源重卡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新能源重卡产业发展态势迅猛,新能源重卡企业申报新车型数量创历史新高,新车型由充电模式向换电模式快速更新迭代。江苏省动力及储能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全国首个《纯电动重型卡车换电电池包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重点解决新能源重型卡车换电模式下的换电电池包物理尺寸、动力接口无法互换等发展瓶颈,为大规模推广应用迈开“互换”第一步。该标准现已被国家汽车行业标准——《纯电动商用车车载换电系统互换性》系列标准完全采用并通过审查。据悉,目前已适配江苏标准的重型卡车涵盖省内外9个品牌,覆盖各类牵引车、渣土车、水泥搅拌车共计60余款车型,并正式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名单。

牵头起草100项国际标准。累计制定国际标准107项,累计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10个,总数均保持全国前三,国际标准话语权得到巩固提升。2022年8月,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在南京成立,并成功召开首届国际标准化(麒麟)大会。

组织制定100项生态环境地方标准。加快推进100项生态环境地方标准制定任务,已累计发布59项,新立项“双碳”领域地方标准8项。

建设近两千个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

坚持深化标准化改革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过程,把握标准化工作新形势和新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定位,加强协同、持之以恒,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标准化综合改革。积极争取国家级项目,按时序要求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联合江苏省有关部门建成一批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有效服务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强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日常管理,综合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截至目前,共建成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442个、省级项目1947个。

培养近万名标准化人才

制定《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首批504名专家入库,为标准化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智力支持。会同江苏省工信厅率先开展优秀软件企业首席标准官遴选。在南通、扬州率先实施企业标准总监制度,推动357家企业设立标准总监。依托南通理工学院和太仓建雄职业技术学院,持续加强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多年来,全省各地持续开展各类标准化人员培训,建设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近万名各类标准化专家活跃在省内外标准化工作中。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参加 ...

  • 瓜州:打好动物疫病“预防针” 构建 ...

  • 2023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举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组织 ...

  • 甘肃省华亭市市场监管局注重以“你点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