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徽省岳西县包家乡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坚持多措并举,织密织牢食品安全防护网。
强化聚餐管理,维护群众生命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现象相当普遍,凡婚丧嫁娶或乔迁、祝寿、孩子升学等都要举办规模大小不一的家庭宴席。为了确保聚餐群众的食品安全,乡党委、政府坚持“两手抓”,一方面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倡导小事不办、红白喜事简办,遏制大操大办;另一方面强化集体聚餐管控,严格落实集体聚餐备案、安全告知、安全承诺、厨师信息备案、现场指导等管控措施。今年以来,该乡已举办集体聚餐25次,人数1372人,均做到备案信息到位、安全告知到位、安全承诺到位、现场指导到位,确保了食品安全。
创新监管模式,推行农家乐“包保”。包家乡地处大别山腹地,平均海拔千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只有12.7度,得天得厚的气候条件吸引力众多游客前来休闲避暑度假。借助“清凉经济”的发展,辖区内农家乐的数量显著增长,截至目前共102家,年接待游客数量达20万人次以上。为了让前来避暑的游客们住得安心、玩得开心、吃得放心,除了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工作以外,乡党委、政府还积极创新监管模式,对全乡102户农家乐实行乡干包保,落实包保责任人,压实包保人包保责任。要求包保责任人要定期对包保农家乐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疫情防控等进行监督检查,重点对农家乐环境卫生、就餐场所卫生、食材购买渠道、从业人员健康、屋内消毒等事项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督促整改。
转变宣传思路,采用“家访式”宣传。日常的横幅、传单等常规宣传方式虽然实施起来较为简单,但通过走访调研得知,宣传效果并不理想。很多人拿到传单后基本不看,街道路口处的横幅,人们也很少能注意到。为此,乡食安办采取深入到企业和群众家中,开展点对点的“家访式”宣传。对企业,把政策讲透,把法律法规讲懂,对群众,把保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相关知识讲到位,让食品安全的思想深深根植于企业和群众心中。
落实食安经费,调动“两员”积极性。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承担了本村的农村集体聚餐监管指导和信息报送工作,经常需要上门对集体聚餐进行指导以及信息收集。为了解决“两员”的交通和通讯等费用,乡党委、政府经研究决定,给予“两员”适当的工作补助,补助经费每半年发放一次,将补助费用纳入乡年终预算内进行统筹安排,提高了“两员”的工作积极性。
食品安全无小事,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一个持久的课题,不可能一劳永逸,岳西县包家乡党委、政府将坚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不断压实责任,夯实基础,打造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食安包家。(安徽省岳西县食安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