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达到惩戒和教育相结合的目的,广西南宁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引导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市场主体进行信用修复,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据统计,从2021年9月起至2022年8月底,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开展经营异常名录信用修复94865户次,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用修复140户,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146条。
据了解,自2021年9月1日《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利用手机短信、门户网站、微信平台等媒介,结合企业年报、“双随机”抽查等工作,深入企业、社区宣讲,多措并举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对信用监管及信用修复制度的知晓度,使企业认识到失信的后果、信用修复的途径及权利救济的手段。
聚焦失信市场主体,助力企业信用修复。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对已被列严、列异及受到行政处罚,但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市场主体名单进行梳理,以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提醒其履行相关义务,引导其依法依规申请信用修复。对提出信用修复申请的市场主体,指导其开展信用修复,及时准予并停止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相关信息,鼓励其通过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社会影响等方式,修复信用、重塑信用。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市场主体认真学习、严格遵守《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牢固树立知信、守信、重信意识,诚信自律,守法经营。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推进信用修复工作,畅通信用修复渠道,引导市场主体纠正失信行为,修复自身信用,大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助推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何正君 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