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发布老年消费提示

2022-06-08 18:55:53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花钱买健康”的保健型消费成为许多老年人的选择。然而当前保健品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老年人对于保健品的认知也存在较多误区。为防止老年消费者掉入不良商家的消费陷阱,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五点:

一、“药到病除”不可信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包治百病,使用“根治”、“药到病除”等字眼,或者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二、“健康讲座”为促销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三、“免费活动”为洗脑

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活动,有时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四、“权威证明”属虚构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五、“专家义诊”是骗局

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不少老年人受免费诱导,进行体检或咨询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供稿:西安市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孟庆荣)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北京:保障市场安全有序

  • 重庆市铜梁区市场监管局对安居古城景 ...

  • 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坚持质 ...

  •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坚持人才 ...

  • 贵州快递物流集聚区被评为国家第三批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