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杨见伟 谢旺江)在2022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切实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加强消费教育引导,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营造放心安全的消费环境,重庆市城口县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共促消费公平”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3·15”活动。
发布消费警示提醒
提前预热。城口县市场监管局为帮助消费者正确选择,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3·15来临之际,通过城口发布、重庆市消委会发布了多则消费警示提醒,帮助消费者正确选择,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商品房购买要注意
消费者在签订合同前,要审查房地产公司和房产项目,看“五证”;在购房过程中,应要求开发企业按步骤进行购房合同网签;坚决不购买违规售后返租、返本销售或擅自分零销售的商铺、车位、酒店、农贸市场、人防工程及住宅等,不要轻信“高回报、高返租、几年收回成本”等类似宣传。
(二)网络订餐有“三心”
选购时,查验公示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很必要;取餐时,“无接触配送”需选择。用餐后,真实反馈给建议,督促商家越做越好。同时,留存好订餐截图或消费记录相关凭证,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积极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消委会投诉。
(三)黄金换购多警惕
黄金珠宝首饰消费热。消费者要防范和避免“以旧换新”陷阱。在决定换购前,消费者应当查看商品标签同时询问商家,了解商品规格、型号、重量、含量、生产商等产品信息;对重量有要求的,应当场要求称重核实,核对清楚重量后再购买。商家有告知消费者商品质量信息的义务。消费者在了解黄金首饰的重量、含量等重要信息时,商家如以首饰按件销售或一口价为理由拒绝告知,请谨慎购买。
线下活动认真负责
集中销毁。自2021年以来,城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城口县市场监管局认真 履职尽责,深入开展城区猪肉市场整治、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铁拳”行动、燃气灶具专项执法等一系列整治行动,查获了一大批假冒伪劣商品。“3·15”当天,城口县副县长周亮带队,安排载货车辆慢行绕城两周,宣传展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成果,途中循环播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引导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城口县垃圾填埋厂,各部门(城口县市场监管局、城口县公安局、城口县生态环境局、城口县消防大队、城口县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根据商品性质,将各类侵权假冒商品采取碾压、填埋等方式进行无害化集中销毁。此次行动共销毁假冒伪劣饮品酒水、白条肉、纺织衣物、化妆品、香烟、口罩、出版物等154个品种,2200余件,货值人民币70万余元。
夜间值守。根据近期重庆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为减少人员聚集,城口县市场监管局分散在各自办公室收看3·15晚会直播,开展值守工作。“3·15”期间,周亮赴基层所看望慰问一线值守职工,及时通过智慧监管平台,进行视频调度,统筹布置专项执法行动。
下一步,城口县市场监管局将以此次“3·15”活动为契机,举一反三开展系列专项执法整治行动,对违规违法商户从重从严处罚,对涉嫌刑事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全面提升投诉便利化程度。不断完善12315行政执法体系,进一步畅通消费维权渠道,使12315平台为精准执法、科学监管、风险预警提供有效载体。进一步拓展市场监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确保消费安全公平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