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工作部署中“持续开展公共服务重点领域服务质量监测,不断扩大监测范围和领域,强化数据分析、情况通报和结果应用”的有关要求,青海省市场监管局对照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年内首次开展了全省公共服务质量监测工作,并于近日发布了2021年全省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通报。
本次监测依据GB/T 37273-2018《公共服务效果测评通则》执行,采取网络调查的方式,共执行有效样本量30508个。监测内容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就业、医疗服务、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生态环境、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养老服务、政务服务12个领域,覆盖全省两市六州,其中在海东市、海南州、海北州、果洛州分别随机抽1个有代表性的县作为抽样区域。
经监测,2021年全省公共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为80.23分,与2020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比较分析呈上升趋势。从各领域看,全省公共服务服务质量满意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公共教育(83.44分)、社会保障(82.4分)、公共安全(81.93分)、公共就业(81.02分)、生态环境(80.74分)、政务服务(79.94分)、医疗服务(79.88分)、公共交通(78.94分)、养老机构(78.83分)、公共文化(78.77分)、公用事业(78.69分)、公共体育(78.2分)。
通过监测表明,公共服务中满意度相对较低的评价指标分别为:公共教育领域中的“课业负担”、公共就业领域中的“组织招聘会情况”、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异地就医报销流程便利性”、医疗服务领域中的“门诊就诊等候时间”、公用事业领域中的“公共厕所数量”、生态环境领域中的“居住周边噪声控制情况”、公共安全领域中的“个人信息隐私保护情况”、公共交通领域中的“公交线路换乘便捷”、公共文化领域中的“工作人员服务专业性”、公共体育领域中的“社区健身器材完好程度”、养老服务领域中的“居家养老的配套服务情况”、政务服务领域中的“办理时长”等12个方面。
省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和各市州人民政府,针对青海省公共服务质量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深入组织实施公共服务质量专项提升行动,持续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各族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供稿:青海省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