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期有市民反映广西灵川县大圩镇大圩黄沙桥路一带路边贩卖和采摘草莓的摊点(俗称“草莓岛”)缺斤少两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大圩的旅游形象,打击了市民游客对大圩草莓的消费热情。对此情况,灵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大圩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立即采取多项措施,开展整治行动:
开展突击检查
3月12日中午,灵川县市场监管局、桂林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及市、县计量所技术人员一起到大圩镇黄沙桥路一带,分组对该路段近60家贩卖草莓的摊点进行了突击检查。此次检查采取地毯式方式,不留死角,不漏一家,对每个草莓销售摊点的电子秤进行检查,对未进行检定的电子秤立即开展现场检定工作,经检定合格后出具检定合格标识,检定不合格的责令立即停止使用;对检查过程中发现有商贩涉嫌“缺斤少两”行为的,立即对电子秤予以暂扣,等待下一步调查处理,如确实存在“缺斤少两”行为的,将依法查处,绝不姑息。经过一个下午的突击检查,发现不合格的计量器具4台,目前已全部依法暂扣,等待下一步调查处理。
配备公平秤
为了真正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县市场监管局立即在草莓销售集中区域免费配备了两台经检定合格的公平秤,并派专人值守,方便消费者复秤,有效遏制克扣斤两的不法销售行为,提高了商贩诚信经营意识。
召开村民会议
大圩镇政府领导班子同时也召开了工作布置会,对大圩草莓摊点缺斤少两的情况,表示了要彻底整治的决心,打算从多个方面来整治不良风气,强化诚信经营,维护大圩历史文化名镇和旅游胜地的良好形象。在大圩黄沙桥路一带,镇政府共设置有贩卖草莓摊位80余个,常用摊点约30个,都是大圩生产上街村的村民在摆摊。为从根源上杜绝缺斤少两的行为,镇政府决定首先在该村委召开村民会议,统一草莓经营户思想。
3月12日晚,大圩村委支书和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召集草莓贩卖摊点的经营户参加了草莓摊点缺斤短两整治会议,在草莓收获季参与卖草莓的农户90%约70多户村民参加了会议。村委领导和市场监管所长在会上通报了草莓缺斤少两现象已经造成了很不好的社会舆论影响,“八两秤”甚至“六两秤”的情况只会是短命生意,敦促村民要彻底清除短秤问题,要求所有草莓贩卖摊点使用的电子秤全部更换为不具备欺骗性使用特征的电子秤,并每年一检。同时向村民宣读了短秤行为将面临何种处罚的法律规定和下一步规范草莓贩卖的具体措施。村民们对政府采取的措施表示认可,同时也提出了对“游客下地采摘使劲吃、农户短斤少两补损失”的恶性循环现象该如何治的问题,对村民们的纠结,村委干部建议买卖双方在采摘前自愿协商好价格。
摊位进备案
大圩镇政府已对流动的草莓贩卖摊点进行备案登记,并编号固定,每户经营者都固定一个摊位号,在摊位明显位置公示该经营户信息和投诉电话,让每一次消费都明明白白,投诉有门路。同时在这一带沿路放置了12个宣传标语,提示市民游客“试吃莫贪多、体谅果农苦”“采购到正规摊位点、有问题复称或投诉”;告诫摊主“公平做买卖、诚信生意久”。 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对“游客下地采摘使劲吃、农户短斤少两补损失”的恶性循环现象逐渐消失。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巡查力度,对草莓贩卖摊点进行经常性巡查,周末派人全天值守设置在草莓贩卖摊点的两台公平秤,并进行全天巡查,对缺斤少两现象坚决打击。村委成立的草莓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将发挥监督作用,表扬先进典型,批评“短斤少两”不良风气。(张玉英 通讯员 广西灵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陈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