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何 可)生产销售伪劣炉具、故意拖延发货、利用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今年第3批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以“护民生”为中心,聚焦社会关切、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对违法行为实施有力打击。
该批次案例共涉及8个具体案例。其中,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医疗器械案,涉案货值巨大,案发地与权利人住所地处于不同地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的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案,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依靠实战总结的现场快速检查方法,迅速辨假识劣,提高了案件的查办效率和精准度。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生产销售伪劣炉具案,经核查后移送公安机关进一步深挖线索,发挥了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劣质燃气具违法行为、守牢产品质量安全底线的作用。
此外,河北省邢台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的儿童三轮车案、四川省宣汉县市场监管局查处的其他肉品冒充牛肉制品案、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白酒案、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利用格式条款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案、江西省赣州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的故意拖延发货侵害消费者权益案,涉及不同行业领域,突出今年“铁拳”行动的“保安全”和“反欺诈”主题,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违法行为进行有力查处,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紧盯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持续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查办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违法案件,着力稳定市场信心,不断提升消费信心,有效促进高质量发展动能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