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食材入库“安检彩虹门”
山西盂县探索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 本报记者 秦海峰
食品安全关乎万千学子的生命健康。今年以来,为全面排查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领域问题,进一步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山西省盂县市场监管局以落实食品安全责任、食材原料可溯源为重点,结合校园具体情况,创新性地推出入库“安检彩虹门”模式,严把食品“入口”关,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
在日常监管中,盂县市场监管局发现部分学校食堂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执行不严格,存在食品安全风险。为此,该局领导积极走访辖区内各学校食堂,在对校园仓库进行食品安全检查的同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决定以盂县第一中学作为试点,推出入库“安检彩虹门”,旨在通过严格检查、规范操作、强化监管,确保学校食堂入库的每一种食材都能追根溯源,做到来源清晰、质量可靠。
盂县第一中学共有在校师生6000余人,校园仓库食材入库工作至关重要。盂县市场监管局指导该校大胆探索,打造“安检彩虹门”,严把食品安全关。“安检彩虹门”7种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分别对应着肉蛋奶、主食、调味品、蔬菜、散装食品、半成品以及其他食品等7类食材。“安检彩虹门”设置在仓库入口显著位置处,学校通过分类的形式,对每种食材的供货方资质、进货票据和合格证明进行快捷查验并填写进货查验记录,从而保证每一种食材入库都要过“安检”,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安检彩虹门”的打造,减轻了学校仓库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细化了入库检查种类,规范了食材入库管理,真正做到了一目了然,方便快捷,安全高效。
只有经得起检验的食品,才是安全食品;只有通过“安检彩虹门”的各项要求,才有资格进入师生的口中,“安检彩虹门”让每一种不合格食材吃“闭门羹”,撑起校园食品安全“一片天”,切实为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安检彩虹门”项目的实施,是盂县市场监管局在校园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一次成功探索与实践,标志着盂县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它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前校园食品安全入库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盂县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树立了新标杆,更为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盂县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继红表示,随着该项目的进一步推广和完善,相信会有更多学校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