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新”重“质”促飞跃
重庆市场监管部门全力帮扶食品企业发展
□ 本报记者 谢 旺
2021年产值2.1亿元,2022年产值6亿元,2023年产值11亿元。近日,重庆东鹏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东鹏”)副厂长曾宪武、刘冬向记者介绍企业产值提升的情况时,专门提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重庆市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食品一科科长唐跃武介绍,2021年,东鹏饮料(集团)来渝投资建厂。在市场监管部门指导帮助下,企业以最快速度办理保健食品(饮料)生产许可证,实现两条生产线顺利投产。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坚持“无事不扰、有事必到”,探索实施“一企一查”。该局对同一企业涉及的多个监督检查事项精细梳理、归类整合,将风险分级监管、食品监管、特食监管、药品监管、特种设备监管、体系检查等并项开展,减少重复检查。一年中,重庆东鹏这样的企业只需要接受4次“双随机、一公开”的部门联合检查。
重庆东鹏的每个奋战时刻,都有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在场见证。2022年11月,市场监管部门组织技术专家和监管人员成立核查组,高效率开展现场核查,指导帮助企业获批新增两条保健食品(饮料)生产线。此举推动东鹏饮料(集团)集中资源,将重庆东鹏作为企业西部基地全力打造。2023年年初,企业提出“新增普通食品,并与保健食品共线生产”许可申请事项。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专题向市场监管总局请示汇报,借鉴其他省市经验,支持并指导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帮扶工作,组织重庆市食药检院专家提前开展认证,消除风险隐患、做好基础工作。5月,重庆东鹏获得该市首张普通食品与保健食品共线生产许可证,构建了1+6的产品体系。“如果不能共线,我们需要增加两条生产线,前处理、后包装环节也需要重建厂房。这样一来,帮我们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刘冬感慨万千。
在唐跃武看来,数字化监控是实现食品安全生产的技术利器。“数字化转型”,可以实现非现场监管。为此,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建立“九龙坡区阳光工厂平台”,在食品生产单位增设数字化、智能化监控设备,全方位、全时段监测食品生产安全风险防控关键点,反馈数据信息智能分析,预警异常数据。该局还指导重庆东鹏建立数字化产品追溯体系,既实现了产品和原材料之间的12个生产环节的双向追溯,形成完整的产品追溯链条;还实现了“五码合一、瓶箱关联”溯源,提高仓储管理效率,加强对终端业务的了解和掌控。为落实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重庆东鹏利用“阳光工厂”平台,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现已实行“亮标承诺、对标生产、核标出厂”,充分实施原料控制、生产关键环节控制、检验控制、运输和交付控制。
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先进思想的指引。重庆东鹏建厂时,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就建议其组建党支部。重庆东鹏党支部书记介绍,在区局小个专党建部门的指导下,管理人员和技术青年争先入党,不少党员作为核心骨干,在企业管理、创新发展和业务拓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目前,重庆东鹏是东鹏饮料(集团)在西部地区的唯一生产企业,目前企业新增1.6亿元建设生产线,预计2024年将新增产值超过2亿元。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