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五版>>

蜜饯不能替代新鲜水果食用

2024-07-30 17:00:50 中国质量报

我国蜜饯产品种类众多、风味独特,其中以北京、广州、苏州、福州等地为最,素有北蜜、南蜜之称。这些酸甜可口、令人胃口大开的蜜饯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国家标准《蜜饯通则》(GB/T 10782—2006)有具体介绍:蜜饯是指以果蔬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其他辅料,经糖或蜂蜜或食盐腌制(或不腌制)等工艺制成的。

蜜饯大致可以分为几大类:糖渍类,原料经糖(或蜂蜜)熬煮或浸渍、干燥(或不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带有湿润糖液面或浸渍在浓糖液中的制品,如糖青梅、蜜樱桃、蜜金橘、红绿瓜、糖玫瑰、炒红果等;糖霜类,原料经过糖熬煮、干燥等工艺制成的表面附有白色糖霜的制品,如糖冬瓜条、糖橘饼、红绿丝、金橘饼、姜片等;果脯类,原料经糖渍、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略有透明感,表面无糖霜析出的制品,如杏脯、梨脯、海棠脯、地瓜脯等;凉果类,原料经盐渍、糖渍、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半干态制品,如西梅、陈皮梅、丁香榄、福果等;话化类,原料经盐渍、糖渍(或不糖渍)、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制品,分为不加糖和加糖两类,如话梅、话李、话杏、九制陈皮芒果干、陈皮丹、盐津葡萄等;果糕类,原料加工成酱状,经成型、干燥(或不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制品,分为糕类、条类和片类,如山楂条、果丹皮、酸枣糕等;其他类,上述6类以外的蜜饯产品。

蜜饯产品多采用盐渍或糖渍工艺,盐或糖含量普遍较高。高盐高糖属于不健康的饮食,过量摄取糖分,可能导致超重、肥胖及龋齿;而摄入过多钠,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因此建议控制蜜饯食用量。

此外,果蔬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所以蜜饯虽然是以水果、蔬菜为主要原料,但营养成分不及新鲜果蔬,再加上它的高糖高盐,也不宜经常食用,尤其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更应谨慎食用。

很多消费者会被蜜饯鲜艳的色泽吸引,也有部分消费者认为颜色诱人的蜜饯是经过着色处理的,不敢选购。蜜饯产品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着色剂是安全的,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我国相关国家标准规定了蜜饯类食品中允许使用的着色剂,如靛蓝及其铝色淀、萝卜红、栀子黄、红花黄等,主要作用是赋予和改善产品色泽。个别不法商家为了蜜饯卖相更好,会在蜜饯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着色剂等,因此,消费者在选购蜜饯时不宜过度追求色泽。

(来源:深圳市市场监管局 整理:实习记者 刘松瑶)

《中国质量报》【消费提示】

(责任编辑:莳伊)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上海:开放临港 共创未来

  • 安徽淮北: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

  • 广西梧州市16万公顷早稻陆续成熟

  • 上汽通用汽车RoboTest无人化 ...

  • 探营梅赛德斯-奔驰:服务用心 不厌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