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五版>>

电动汽车“安全焦虑”如何破解

2022-07-28 15:04:46 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近日,我国台湾知名艺人林志颖驾驶一辆电动汽车发生碰撞起火,他本人和车上乘员不同程度受伤。这起事故再次引发社会公众对电动汽车安全的担忧。

关于电动汽车一直有“三焦虑”之说,即“里程焦虑”“充电焦虑”和“安全焦虑”。随着动力电池技术发展以及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加速,人们“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的程度有所降低,但“安全焦虑”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缓解。研究机构德勤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主要关注因素中,安全性达29%,占比较高。

不过,从历史和现实数据看,电动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要高于传统燃油汽车,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安全焦虑”似乎是一种过虑。美国一家研究机构在对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美国运输统计局和美国政府召回网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研究后,得出数据显示,在美国,每售出10万辆燃油车,约发生1529起火灾;每售出10万辆纯电动汽车发生25起火灾。也就是说,电动汽车的起火概率仅为燃油车的约1/60。特斯拉发布的《特斯拉全球2021影响力报告》提到,从2012年到2021年这10年里,特斯拉汽车的起火事故发生率为5起/10亿英里。而美国国家消防协会和美国交通部的数据显示,美国汽车起火事故发生率为53起/10亿英里。特斯拉汽车起火发生率约为美国平均水平车型的1/11。

电动汽车比其他动力车型起火概率更低的事实,在我国也得到佐证。在2021年6月举行的全球智慧出行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表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动汽车)的起火概率是0.0049%,2020年是0.0026%,而根据公安部公布的数据,传统燃油车的年火灾事故率约为0.01%到0.02%。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有所上升,但也仅为0.0072%。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既然如此,为什么电动汽车总给人一种“更容易起火”“火灾事故不断”的印象呢?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相比有着百余年发展史的燃油车,电动汽车仍是新鲜事物,更容易引发公众关注。另外,有一些媒体有不良的炒作习气,特别喜欢盯着新生事物挖掘“猛料”,电动汽车起火事故就是受其“青睐”的重点素材。这种做法会让民众对电动汽车安全性变得敏感,并形成错误的刻板印象。

当然,电动汽车相比传统燃油汽车起火概率低,整体安全性也高一些,并不代表电动汽车在安全性问题上可以安于现状。要知道,电动汽车市场推广时间尚短,未来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其安全性是否能经受住更长时间的考验,还是未知数。而从近些年的数据看,在特定时间段或特定市场区域,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会出现明显波动(比如,2021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了112%,但这一年电动汽车的起火事故概率也大幅提高,与燃油车相当)。这也提醒整个电动汽车行业对安全性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

显然,任由“安全焦虑”困扰广大消费者并等待其自行消解是不行的,必须采取更加主动有效的措施尽快加以破解。目前,许多电动汽车相关企业在提高车辆安全性上正在积极行动。比如,在电池安全技术方面,比亚迪推出具有高抗刺穿安全性的刀片电池,宁德时代在811电池上使用无热扩散技术,上汽智己采用“三位一体”+BMS安全保障的抗自燃电池包,蔚来汽车搭载“只是烟不起火”的电池包等。

电动汽车相关企业以技术手段提升车辆安全性的同时,政府方面也在做出努力,通过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等政策手段,带动汽车市场向更安全的方向发展。2020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3项强制标准,这也是我国电动汽车领域的首批强制性标准。今年3月,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中提出,要启动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安全相关标准修订工作,加快推进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列标准研究,修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标准,进一步强化电动汽车安全保障。

可以相信,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加之相关企业的努力和政府支持,电动汽车这种出行方式会普及得更广,其安全性也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对待,而破除了“安全焦虑”的电动汽车会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中国质量报》【车国春秋】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小小“引线”助力问天实验舱冲破云霄 ...

  • 创新合肥的“质量色彩”

  • 贵州省黔西市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

  • 山东省荣成市科技兴海探索“浅海多营 ...

  • “三位一体”的常泰长江大桥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