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省长王予波在该省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强调
“精准滴灌”优化营商环境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本报讯 (黄小军)2月11日,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主持召开云南省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促进市场主体倍增与各项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抓统筹、抓落实,出实招、求实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造就大批量、高水平市场主体,夯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基础。
王予波指出,当前云南省市场主体倍增取得阶段性成效,要继续紧盯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和批零住餐、高新技术、文旅等行业领域,采取更加务实有力举措,推动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
王予波强调,要增强系统观念,把大抓市场主体作为政府重要工作。要与大抓产业结合起来,坚持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市场主体,发挥好市场主体培育对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保障性作用;要与大抓营商环境结合起来,学习先进经验,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云南效率”“云南服务”“云南诚信”营商环境品牌;要与大抓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大力营造亲商爱商护商良好氛围,吸引更多企业来滇投资兴业;要与大抓政策落实结合起来,坚持“精准滴灌”,加强动态评估,不断提高市场主体感知度,既“留住青山”又让“青山常绿”;要与大抓创业就业结合起来,增强“双创”工作主动性,扎实抓好稳定就业工作;要与大抓结果导向结合起来,在服务、改革、落实上下功夫,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为稳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据悉,2021年,云南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的意见》,成立了由云南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云南省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加强定期调度,高位推动工作。
在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中,云南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纳入清单管理、分类推进改革,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2021年7月1日以来,改革惠及新设市场主体数占48.52%,接近一半的新设市场主体享受到改革红利。同时,有效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实现市场主体登记全部23项事项“跨省通办”“全国通办”,全面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开展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推进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大幅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扩大简易注销范围,简易注销登记改革拓展适用至所有市场主体,简易注销公示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简易注销数量占同期注销总量的47.59%。全面推行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制度,市场主体感知度明显增强。问卷调查显示,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超过90%。
2021年9月以来,云南市场主体总量持续稳步增长,成效初步显现,去年云南省市场主体总数突破410万户,达410.97万户,新登记市场主体75.38万户,超额完成全年新登记70万户的目标。其中,市场主体净增46.32万户,创历史新高;个体工商户数量同比增长12.75%,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