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喜悦
——湖南省市场监管局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工作见闻
□ 本报记者 王融国
春节期间,沉浸在喜庆氛围的湖南平江县武莲村村民们没想到,湖南省市场监管局乡村振兴工作队的队员们依然准时出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与村委会干部把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再次压实,指挥村民们把剩下的几盏由湖南省计量院捐赠的太阳能路灯安装好,再去村里的水果采摘园走一圈,看到辛勤劳作的村民对好收成多了一份笃定,喜悦写在了工作队每一位队员的脸上。
从2021年5月7日入驻,到如今不足一年的时间,村里主干道平整加宽了,路灯亮了,果园的大棚搭起来了,果树苗栽下了,村办小学的水泥黑板变成了智慧黑板,两个臭气熏天的水库终于清淤整修了……武莲村的“新”,让放假回家的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大四学生李佳羽差点走错了回家的路。
村支书李光辉告诉记者,此前村里的两个水库淤泥沉积,无法蓄水且臭气熏天,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与湖南省特检院沟通协调,由该院援助57万元对两个水库进行清淤改造。“灌溉功能恢复了,我们把水塘变成鱼塘,让村民养鱼致富的同时,也能增加村里的收入。”李光辉开心地说。
记者了解到,工作队驻村以来,筹集资金近500万元,开展了8个项目的建设。村南边一块13公顷多的荒地,工作队在调研后决定对这块土地进行集中流转,由湖南省药监局对口支持40万元,完成了土地平整、钻掘水井等工作,村民李文忠和李辉出资将这片荒地承包下来。眼下,在刚刚搭建的葡萄架下,葡萄树苗已经整齐栽下。“明年挂果后,每年可为村增加集体收入10万元左右。”工作队队长何爱文高兴地说。
与工作队一样有成就感又开心的,还有离武莲村不到7公里的伍市镇市场监管所(以下简称伍市所)的10名干部职工——该所不久前被评为“全国市场监管卫士”集体。
伍市所辖区内有内资企业1274家,个体工商户3916户,食品生产企业64家,食品流通企业175家,食品生产小作坊17家,餐饮经营户395家,食品经营户1033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24家,监管任务繁重。早在2017年,伍市所便率先在全县实现企业登记权限下放试点,全力落实企业开业“一件事一次办”、全程电子化登记、“一网通办”等商事制度改革举措,实现一般企业开业登记缩短到4小时办结。
平江县有“中国辣条之乡”的美誉,伍市所辖区内的平江工业园又是全县食品产业的主战场,有60家食品生产企业聚集于此。拥有行业首个制药级GMP洁净车间的湖南省玉峰食品实业有限公司行政副总裁李满良告诉记者,平江的辣条生产企业此前一度成了职业打假人的主战场。但伍市所不偏不倚,对正当合法的投诉举报,帮助查找企业问题,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同时以高水平业务能力处理恶意投诉,维护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据统计,近3年来,伍市所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1400起,调解处理率达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8万余元。
新春伊始,走在平江县这个革命老区,不论是劳作的村民,还是驻村的干部,不论是崛起的乡镇企业,还是坚守职责、倾心帮扶的市场监管人,记者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凝心聚力的精气神,是对美好生活发自内心的喜悦,展现的是“一起向未来”的坚定信心。
《中国质量报》【新春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