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体外培育牛黄”专利申请通过国际专利合作协定审查

2021-06-17 10:24:31 中国质量报

知识产权保护增强我国中药国际竞争力

“体外培育牛黄”专利申请通过国际专利合作协定审查

□ 董 黎 本报记者 张 华

20余年前,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体外培育牛黄专利技术,以上亿元高价实现成果转化。如今这项成果产业规模逾百亿元。5月底,该成果的海外专利申请通过国际专利合作协定(PCT)审查,开启国产创新中药参与国际竞争之路。

牛黄是一味名贵中药,来自牛的胆结石,天然牛黄产量低,我国一度依赖进口。中药界有“黄金易得,牛黄难求”之说,天然牛黄每千克售价高达70万—80万元。

在已故中科院院士裘法祖教授生前指导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教授蔡红娇等,在体外牛胆汁内培育牛黄成功,1993年取得中国发明专利。该技术获得2002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999年,这项专利以约3000万元转让给武汉大鹏药业有限公司,相关知识产权受让及转化投入达到上亿元,开始产业化。

2005年,武汉大鹏药业、健民集团完成重组,成立武汉健民大鹏药业(以下简称武汉健民大鹏药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对体外培育牛黄的产业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度是亏损状态,持续了11年,直到2010年后才开始逐渐盈利。

“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武汉健民大鹏药业负责人石聿新表示。早在2001年10月,企业在原“体外培育牛黄”专利基础上,通过研发创新申请了新的专利。

据悉,武汉健民大鹏药业通过专利分析、导航和布局,有效排除了权益纠纷,并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密切合作,争取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完成了体外培育牛黄替代天然牛黄的研究,陆续解决了体外培育牛黄使用范围、质量标准等一系列技术及政策难题,完成工业化规模生产的跨越。

今年,2001年申请的专利将结束20年保护期。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所长张火春介绍,多年来武汉健民大鹏药业持续创新,创新成果在原有专利基础上申请了48个专利,覆盖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外观等各领域,同时加强品牌保护,注册了80多个商标,通过专利、商业秘密、行政保护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防火墙,即使原有专利到期,也不会影响企业发展。

据悉,武汉健民大鹏药业建立了符合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生产车间,发酵间内有7个银色锃亮的罐体。据该企业技术总监罗张龙介绍,这些罐体模拟牛胆内产生结石的生理环境,通过发酵过程,生长出结石。体外培育牛黄受到认可,2004年,原国家食药监局明确,体外培育牛黄等同于天然牛黄使用。

据石聿新介绍,目前该公司体外培育牛黄年产量达到5吨,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企业纳税突破1亿元。体外培育牛黄原料药供应全国400余家制药厂,带活了一批药厂,形成逾百亿规模以体外培育牛黄为原料的产业。仅《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中药安宫牛黄丸,这一个品种的市场规模就近50亿元。

张火春表示,体外培育牛黄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名贵药材替代品,其产业化历程突破了传统中药只能天然生长,不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限制;突破了中药成分,特别是有害成分难以控制的缺陷,解决了我国牛黄难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问题。“中医药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我们企业将加快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向海外市场拓展。”石聿新对企业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浙江省温岭市石桥头镇积极种植毛豆 ...

  • 杏子红了!41秒视频带你收获小“杏 ...

  • 盈盈绿叶 纤纤秸秆!德州夏津百亩油 ...

  • 临高美良村推行公司+农户种植五指毛 ...

  • 贵州万山:从“小菌棒”走向“大品牌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