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技术支撑点落到产业集聚区
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与苍南县政府共建检测研究基地
本报讯 (张 律 记者 曹吉根)把检测研究基地建到产业集聚区去,从而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痛点——日前,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浙江省轻工业质检院)与浙江省苍南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建设浙江省轻工院浙南检测研究基地,为苍南县各类产业集群壮大增添新动力。
据了解,浙江省轻工院浙南检测研究基地建成后,预计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将通过为当地企业提供便捷的检验检测服务、推进标准品牌建设、开展科技研发活动、认证咨询等一揽子“工具箱”式的服务,践行与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联动的模式,为产业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促进苍南县经济和块状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据初步估算,基地前3年就至少能为苍南县企业减负500万元以上。
苍南县拥有纺织、印刷、塑编、文具、箱包、皮鞋、家具等众多产业集群。以宜山的针织产品为例,销售产品占全国针织市场约15%,线上销售渠道中每4件产品就有1件来自宜山。宜山的针织内衣产业2020年产值达60亿元,快递单量超9000万单,但该产业因产品数量大、种类多、批次杂,面临产品检测能力不足、检测流程长等问题,严重制约发展。此外,还有不少集聚的产业未形成规范的标准体系,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对此,浙江省轻工业质检院主动履职,多次与苍南县政府进行专题研究,并赴当地开展实地考察和调研,最终双方决定以打造浙江省轻工院浙南检测研究基地,作为培育新动能的核心载体,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智力帮扶等形式,共同探索省县产业质量提升新路径,打通质量技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苍南县副县长许生陆表示,该县县委县政府将组建专班,全力支持基地建设,尽快让基地在当地及浙南地区形成影响力。双方将以该检测基地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开展区域品牌示范区建设、区域特色产业质量提升活动,以及构建标准体系等多维度的合作方式,加速苍南县乃至闽东北地区的区域质量提升和产业发展。
浙江省轻工业质检院院长朱怀球表示,在苍南县设立浙南基地,是该院“推动产业发展、保障消费品质、服务政府监管”三大履职的最直接体现。为了快速推进基地建设与发展,接下来,将以调查研究固化现状,以透彻分析提出举措,以定期评估分段总结,让基地成为技术机构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样板工程。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