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直播打赏“冷静期” 让行业协会有所作为

2020-11-02 10:59:13 中国质量报

□ 吴学安

10月28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宣布,将针对网络直播打赏行为出台指导规范。该规范主要是为了解决网络直播中存在的激情打赏、高额打赏和未成年人打赏三大问题。协会负责人表示,拟通过给用户设置打赏冷静期解决激情打赏问题,并将使用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减少未成年人打赏行为。

“9岁女童打赏主播花光家里10万彩礼”“15岁熊孩子拿父母血汗钱刷给主播20万”……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而身陷打赏泥潭的大多是缺乏辨别能力的未成年人。据相关统计,每10个直播用户中,就有1个是未成年人,他们的理性自控能力尚有不足,容易被诱导激情打赏和高额打赏。相较而言,非理性的激情打赏和高额打赏所引发的乱象,则更让人深恶痛绝。

不管是网络主播打色情擦边球,还是打赌博擦边球,都无异于精神“鸦片”,让一些涉世未深、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深陷其中。尽管我们要引导未成年人在观看直播、打赏主播时保持克制、理性付费,但相关监管部门和平台更应该从法规和平台机制上,为打赏乱象套上缰绳。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虚拟空间并非虚假存在,对直播行业健康发展的监督管理势在必行。其实,解决未成年人打赏问题已不算难题,最高法出台的相关指导意见以及即将施行的《民法典》,都明确支持返还未成年人直播打赏款项。但很多情况下,及时出台行业性指导规范,能起到润滑剂作用。而通过协会推动平台和主播承担责任、落实责任,可以让法律顺畅实施,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

尽管直播经济是“虚拟经济”,但其背后的经济活动、社会关系、社会影响却并不虚拟。针对短时间内不断打赏的激情行为,为用户设置“冷静期”;对于非理性冲榜的行为,对单笔打赏的最高值进行限制这些规则出现,表明随着行业高速增长期的过去,网络直播应该着眼于更长远的发展,转向对规范与秩序的追求。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江苏省靖江市市场监管局将食品安全快 ...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岗监管局全力 ...

  •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开 ...

  • 黑龙江绥芬河铁路货运量持续增加

  •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 ...

最新新闻